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1万亩好地,就盼着春天来了!”

  □本报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王佳妮

  广阔平坦的田野上,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向远处延伸,一眼望不到头。

  新建成的沉沙池、水肥一体化供水泵站、田间出水栓等设施已经“各就各位”,与这一片短暂休眠、蓄势待发的土地融为一体。站在大田边,笪永胜憧憬道:“这1万亩好地,就盼着春天来了!”

  笪永胜是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柴脑包村的党支部书记。2023年,九原区在柴脑包村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从项目开始到建设完成,他一直参与其中。

  “这1万亩高标准农田,涉及柴脑包村1、3、4村,600多户村民。”笪永胜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年节水量可达80万立方米,预计年新增粮食产量100万公斤,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可达280万元,村民们对建设高标准农田充满了期待。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大显身手’。”据笪永胜介绍,近年来村里也不乏进城打工、创业成功的农户,但很多人心里还是故土难舍。

  据九原区农牧局副局长吕春荣介绍,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高效推进,解决浇灌耗时耗力、浪费水肥资源的问题,包头市九原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资1632万元,在柴脑包村建成沉沙池4个、水肥一体化供水泵站5座、田间出水栓1991个,利用黄河水作为供水水源,真正实现了节水省肥、增产省工的水肥一体化滴灌,切实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

  目前,九原区现有耕地35.8万亩、基本农田25.5万亩,近年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72万亩,占九原区基本农田面积的89%。

  “未来两年,九原区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16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5万亩,全部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后,预计年可节约水量1200万立方米,亩均增收300元。”吕春荣表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人不负耕地,耕地必不负人,农田提标准,种粮才更有底气。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乌海
   第09版:思·享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要闻
乌兰察布市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我区多部门联合打击食品 药品等领域突出违法犯罪
“这1万亩好地,就盼着春天来了!”
专家“把脉”开良方 拧紧安全“责任阀”
呼和浩特市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赤峰高新区全力向2000亿产值进发
乐享寒假生活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
我区国家统编教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科技扎根塔然高勒乡引发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