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治”持续发力 “智治”协同配合

乌海“铁腕”治污 呵护蓝天碧水净土

  □本报记者  郝飚

  寒冷冬日,驱车行驶在乌海市海南区骆驼山矿区,车窗外掠过的一幕幕令人感叹。曾经废弃荒芜的连片渣山经过削坡、整形、覆土、植绿,告别了满目疮痍的景象,渣山斜坡被分成一块块整齐的方格子,每个格子间都填充着植被。“等到天气暖和了,这里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内蒙古广纳煤业集团副总经理石宝风说。

  据石宝风介绍,该企业多年来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全力推进矿区环境修复。如今,骆驼山矿区已经形成6.4平方公里的绿色屏障,成为首家自治区级绿色矿山,还被列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项目。企业还着手将这里打造成矿山生态公园,努力实现采矿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乌海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矿区面积47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7.2%。过去一个历史时期,光秃破败的渣山、尘土飞扬的天空是乌海矿区的真实写照。矿区污染不仅成为乌海市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也严重制约着地区高质量发展。

  为破解地区发展顽疾,近年来,乌海市以“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工作遵循,在深入摸排、彻底调查污染根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以治矿、治企、治水、治车、治路、治气、治场“七治”为抓手、以矿区整治为主战场、以矿权整合为关键点、以绿色转型为治本之策的总体治理思路。在此基础上,该市配套制定出台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和7个子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向纵深发展。

  在矿区,乌海市还制定建立矿山治理“双责双长制”,由厅级领导干部任指挥长,与矿山企业矿长共同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创建,实行“一矿一方案”“一矿一台账”,全面提速绿色矿山建设。目前,乌海市已对236公里矿区道路两侧进行全封闭管理,排土场火点实现“动态清零”,并相继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5座。

  矿区环境的显著改善直接提升了乌海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市民王竞说:“这些年明显感觉乌海的天更蓝了,空气越来越好了。”

  数据显示,2022年,中心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05天,优良天数比率达83.6%,是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2023年以来,全市中心城区多项大气污染物改善明显,其中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10、PM2.5同比分别下降10.7%、12.5%、2.6%、10.7%。同时,2023年黄河乌海段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在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列第3名。

  乌海市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七治”持续发力的同时,“智治”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在乌海市生态环境局监控监测中心,自治区首个生态环境“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让小到公园小区、大到全市范围的空气质量状况均可“一屏所见”。

  “空”即雷达监测系统,借助颗粒物激光雷达实时监测区域内的颗粒物浓度;“天”即卫星遥感系统,利用卫星遥感宏观监测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地”即空气监测微站系统,利用地面观测技术监测近地面污染物。

  “‘空’‘天’‘地’三个系统的互相协作配合,既可以全方位实时监测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又能分析研判、预警预报、指挥调度大气环境问题,为乌海市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智能化、精细化管控手段。”据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永祥介绍,在全力解决自身环保突出问题的同时,乌海市积极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与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石嘴山市开展交叉执法检查,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尽最大努力消除重污染天气。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在1月5日召开的乌海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该市将深入开展美丽乌海生态环境提质行动作为202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并提出将巩固扩大“七治”成果,聚力抓实生态治理,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强力推进节约集约,切实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势头保持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思·享
   第06版:法治
   第07版:社会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文艺评论
乌海“铁腕”治污 呵护蓝天碧水净土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 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音乐剧《你若繁星》首演
赶制订单
助力“十四冬” 红十字在行动
“十四冬”赛程日历来了
自治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启动
兴安盟二十条措施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