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抢枢,是鄂温克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项民间民族体育活动,被称为中国式的橄榄球。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这项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并成为国家级非遗技艺。
起源民间 历史悠久
抢枢主要在内蒙古地区流传。枢,鄂温克语意为销子,是指游牧民族所用的勒勒车车轴上防止车轮脱落的加固式木制卡销。抢枢通常在那达慕、敖包会、瑟宾节等节日盛会上,同摔跤、赛马、射箭等项目一起进行。
抢枢也是一项集娱乐性、观赏性为一体的运动,特别适合于山区、草原的游牧生活,一家人或几个家庭集中起来进行娱乐与比赛,从老年人至青少年都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参与,为鄂温克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群众所喜爱,是一个普及面较广泛的民族民间运动项目。
今年75岁的鄂温克抢枢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哈森其其格说,抢枢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有一个鄂温克族老人名叫扎拉,他们家在一次游迁过程中,因领头勒勒车的枢脱落遗失,导致后面多辆车无法行进。此时天色已晚,扎拉老人说:“谁要是能找到枢并且修好车,我将好好奖赏他。”于是,他的两个儿子分头去找。不久后,小儿子吉嘎哈找到了枢,大声呼唤大家。力大无穷的大儿子吉亚希听到消息后,为了立头功,便同弟弟争夺了起来,最终抢到了枢并把头车修好。
老人对两个儿子说:“吉嘎哈虽然没有吉亚希力气大,但他眼疾手快,能在月色朦胧的星光下找到枢。吉亚希虽然没有弟弟反应灵敏,但他力大无穷,有顽强的斗争意识,所以两人都应该受到奖赏。”老人同时教育他们,“你们各有所长,如果能够团结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今后一定能战胜任何困难。”扎拉老人的教诲发人深省,鄂温克族后人便把抢枢活动保留下来,成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
保留传统 融合发展
抢枢兼具娱乐性和搏击性,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它体现了一种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抢枢比赛的规则有着别具一格的特征, 这项运动发展至今,比赛分为每方5人至7人,双方运动员在藏枢区、前锋区、中锋区、后卫区、车轮区5个区域内以合理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依次接力完成寻枢、传枢、接枢、持枢击轮,完成5个区域的比赛为一局,以得分多者为胜。抢枢玩法与橄榄球接近,但是,对抗中融入了蒙古式摔跤,枢只能用手传递,不能抛、踢。该运动能锻炼运动员的耐性和抢枢技能,从而增强运动员的挑战意识、对抗意识以及灵活应对能力。
抢枢比赛能使运动员熟练地掌握相互利用、相互配合、相互完善等多种技巧,从而达到抢枢的实战最佳效果。
抢枢比赛比较传统,保留的原始元素比较多,场地设计代表了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中间梯形主场地代表了当初游迁途中寻找枢和抢夺枢的场地,保留了古老传说的色彩。比赛能磨练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是一项融智力性、竞技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传统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保留了抢枢世代传承的原始状态。
积极抢救 不断传承
20世纪90年代,随着鄂温克族人逐步迁向城镇,抢枢运动日渐式微,逐渐淡出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对它的抢救保护迫在眉睫。为保护和传承这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了鄂温克族研究会。
1997年,48岁的哈森其其格开始搜集、挖掘、整理关于抢枢运动的相关资料。在保护整理抢枢项目的过程中,她和同事们的足迹踏遍鄂温克族自治旗各个苏木、嘎查,搜集了大量抢枢项目的相关资料。抢枢运动起源的民间传说,就是哈森其其格搜集到的。
她和同事们整理出了抢枢运动的起源与游戏规则,在此基础上,当地还多次举办抢枢运动培训班,传播抢枢运动丰富的文化内涵,创新抢枢运动的形式和内容。
2000年,抢枢被鄂温克族自治旗教育科技局列为中、小学普及体育运动项目,鄂温克中学成为抢枢训练基地。至今,该旗在每年举行的瑟宾节、冰雪节等大型活动中都会举行抢枢比赛活动。
随着抢枢运动的推广,2007年,鄂温克抢枢被列入内蒙古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鄂温克族自治旗申报的鄂温克抢枢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哈森其其格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抢枢代表性传承人。
千百年来,勒勒车承载着鄂温克人,在碧野清风的广袤草原,划过长长的生命辙痕;进入新时代,抢枢经过长期发展,又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一种具有一定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观赏性的民族体育运动。2023年,作为一项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抢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图片由敖铁林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