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俑”不落幕的秀场

北魏彩绘舞乐灰陶俑 高15.6厘米——19.2厘米
精彩讲解扫码阅读
  □本报记者  高玉璞  通讯员  马颖

  我国的彩绘陶器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俑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陶俑陪葬盛行以后,彩绘陶俑在秦、汉得到很大的发展。

  内蒙古博物院四楼边关岁月展厅陈列着一套北魏彩绘舞乐灰陶俑,高15.6厘米—19.2厘米。这套舞乐陶俑由“8人小分队”组成,均头戴风帽,穿窄袖曳地长袍。站在C位的是一位舞者,后面7位乐俑有的直立,有的双腿跪坐或一腿跪坐一腿屈蹲,以各种优美的姿态表现出吹、弹、敲乐器动作,形象生动活泼,为人们展示了一场视觉盛宴,成为永不落幕的“秀场”。

  1975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呼和浩特市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墓葬,立即报告了内蒙古博物馆(今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馆派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清理。

  该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学路南,北临内蒙古大学,南40公里为北魏盛乐古城(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随葬品均为陶质,有俑、生活用具、牲畜、家禽及牛车等,共34件。其中,俑15件,有武士俑、舞乐俑等,均为模制或手制,大部分塗白衣,施红彩。墓葬里不仅有一套与庖厨有关的生活用具明器,还有成群的牲畜模型,特别是各种陶俑的出土,这在内蒙古地区属首次。

  墓葬是单室砖墓,四壁呈凸出弧线形,属于魏晋以来在中原地区广为流行的墓型;出土的遗物及随葬组合与中原地区同时期的墓葬相仿佛;墓砖上所饰的忍冬纹、莲花纹和波纹在山西大同北魏遗址中也比较常见,专家们由此认定,该墓的时代应为北魏拓跋珪定都平城的前后。

  墓内的漆棺、中原流行的陶仓、井、碓、磨、灶等庖厨明器和陶牛车等随葬品,反映了墓主人的生活习俗已深深融入中原农耕文化,齐备的舞乐俑显示出墓主生前的优渥生活。

  今天的呼和浩特地区在北魏时是“分土定居”的区域,墓葬地址位于当时北部重镇白道城的近郊。白道城是北魏朝廷在大青山南麓兴筑的一座军事城堡,用于扼控南北交通要塞,城址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北郊坝子口村。据史料记载,北魏太和年间以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屯戍北部的各级将士乃至戍卒,大部分都选自拓跋鲜卑贵胄或强宗子弟,因此,这座墓的主人在当时有一定的身份。

  《魏书》记载:“(太祖) 命(仪) 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稠阳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墓中出土的仓、井、磨和碓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器物,反映了当时这个地区的农业已占主导地位,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地区在北魏时期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据文献记载,拓跋珪在定襄郡的盛乐附近“息众课农”,发展农业,并把这经验推广到黄河以北,在后套平原进行屯田,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打下了经济基础。

  从舞乐俑的造型及服装看,有北方游牧部族的特征,也有汉族人的身影,体现了拓跋鲜卑在此时的汉化程度,表现出气息强烈的民族融合、文化融汇氛围。

  这组舞乐俑的出土,是拓跋鲜卑北方游牧部族文化与汉文化并存,并向汉文化过渡的关键历史时期的实物见证,也是反映鲜卑音乐舞蹈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为研究今天的呼和浩特地区,在北魏时期经济状况和民族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是一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

  (本版图片由内蒙古博物院提供)

  乐俑

  一腿跪坐

  一腿屈蹲

  C 位 舞 者

  高19.5厘米

  双臂伸展抬高  

  舒展起落

  像一对鸟的翅膀

  在优美地舞动

  乐俑

  双腿跪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先锋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青春号
“俑”不落幕的秀场
见证历史演进 一览文化交融
土城旧事越千年
一千六百年前的 那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