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城追“新”忙

——鄂尔多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中轴线。
源盛光电高端显示屏项目生产线。
鄂尔多斯市城市大脑。
上汽红岩氢能重卡装配车间。
精恒矿用汽车生产线。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杨耀中 摄
  春回日暖,草木生发,乌兰木伦河畔的垂柳已然点上“新绿”。

  2024年的鄂尔多斯注定是向“新”而行、向“新”而进的一年。

  何为“新”?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鄂尔多斯市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

  这个“新”,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是创新因素激发的磅礴动力,当新创意、新思路、新举措,挥毫泼墨于新蓝图,当创新“势能”化为发展“动能”,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展现出的新亮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生动诠释。

  谋“新”能 凝“新”聚“力”抢占发展制高点

  小小的一滴“油”,添加到塑料生产中,塑料的韧性就会更好、更轻薄,可以减少重物包装用料,降低消耗,实现环保;加到洗涤剂生产中,其生物降解能力就会更强……神奇自然来路不凡,其工艺技术路线国际首创,可以实现煤基原料生产高纯度的α—烯烃产品,这就是位于杭锦旗的内蒙古伊泰集团千吨级费托合成α—烯烃分离提纯项目,该项目是伊泰集团向高端化工品生产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试验项目。在α—烯烃制取上,伊泰集团采取了“另辟蹊径”的手段,将煤基费托合成馏分油作为原料,通过一系列高效分离提纯处理,生产出无色、油状的α—烯烃。高纯度α-烯烃产品的成功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有效实现煤制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发展新质生产力,鄂尔多斯喜“新”但从不厌“旧”。今天经济发展的成绩簿,离不开“产业立市”“实业当家”的久久为功。2023年,鄂尔多斯传统能源扩量升级,“新”潮澎湃。11座煤矿竣工、试运转,上海庙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电力通道配套火电项目全部并网,新增火电装机432万千瓦,煤炭销量、发电量和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8.5亿吨、1857亿千瓦时、308亿立方米,均创历史新高。实施现代煤化工产业链项目22个,乌审旗国家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核心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创负极材料等煤基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

  传统产业持续向新,拉满进度条,生产力才能动能强劲。能源、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90%以上,这是暖城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多年积累下的优势决不能丢掉,特别是能源产业要坚持稳煤、优电、上新、增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能源生产基地。同时,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的征程上,鄂尔多斯将锚定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争取建成投产宝丰煤制烯烃,加快中石化烯烃、荣信烯烃、汇能卓正、中石油乙烷制乙烯等项目建设,推动国能煤直接液化、荣盛煤化一体化、伊泰皖维PVA等项目落地,新布局实施一批煤基新材料高端转化项目。

  蓄“新”力 向“新”而兴壮大竞争新优势

  国家第一批大基地全部建成,库布其沙漠中北部基地100万千瓦先导工程并网、南部基地先导工程开工;晶澳光伏全产业链低碳示范、润阳光伏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镕锂负极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远景风机、隆基单晶拉棒切片及电池片、华景正极材料等23个项目投产……

  来自新兴产业的变化,正被寄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厚望。2023年,鄂尔多斯围绕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乘势而上。

  在前不久投产的华景新材料磷酸铁锂项目生产车间,机器运转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车间大屏幕上,实时产量、分类统计、需求信息等数据不断更新。如今,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链条的闭环已经在零碳产业园形成,华景新材料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厂后,可以直接进入园区内的远景动力鄂尔多斯基地进行下一步锂电池的生产。

  作为园区“链主”企业,远景动力鄂尔多斯基地的生产流水线马力全开,新能源电池制造的数十个工序正高精度自动化地运行。

  “现在企业的状态就是一个字——‘忙’,建设忙、生产忙、交付忙。”远景动力鄂尔多斯基地副总经理王春耕说,目前企业日产能可以达到3万颗电芯,这些电池充满电后可满足40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这是鄂尔多斯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的“典型案例”。是什么力量让新兴产业中的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

  这是“放手”发展当下、“放眼”蓄势未来的积极谋划——

  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加快孕育。鄂尔多斯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推动宝丰锂电池、通威多晶硅、奇瑞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建成投产晶澳光伏装备、隆基组件等重点项目,依托龙头企业招引建设一批“填空白、延链条”项目。

  这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从1到无穷”的加速度——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新能源装备制造的原始突破,那形成“风光氢储车”完善的产业矩阵就是“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鄂尔多斯紧盯打造绿色新能源装备制造之城,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全链条、终端化布局氢能产业项目,建设全国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区,打造现代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示范基地。编制铝产业发展规划,高质量建设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综合利用基地。

  这是在更多领域的“换道超车”——

  新投资培育新优势。加快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启动传统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化工业智慧化工厂项目50个。争取纳入“东数西算”节点城市,加快建设鄂尔多斯智算中心,提升内蒙古环境能源交易所运营质效,建立“碳汇”交易等数据交易流通平台,打造“北方能源大脑基地”和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新服务拓展新空间。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编制新一轮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完善重点企业库、项目库、集聚区库,力促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0%以上。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牧业融合发展。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推动旅游景区提级提质,加强文旅跨区域联动发展,强化城市形象、文旅品牌、文创产品等的系统谋划、营销宣介,促进文旅、城旅、产旅融合,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深化提升新能源新材料、零碳产业、羊绒羊毛等展会平台,带动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

  大道至简,向“新”迈进。通过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新”奔跑、能源结构向“绿”转变,鄂尔多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渐入佳境。

  聚“新”势 矢志向“新”提升发展驱动力

  在康巴什,内蒙古首张智能网联重卡测试牌照——“蒙K0001试”落户,标志着无人驾驶重卡在康巴什区域行驶获得了合法身份,这是西北地区的首个突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中试基地,深部煤制气课题组的科研人员正在做地下原位气化模拟实验,过去一年,课题组成立了深部煤制气联合实验室,这项技术可以将地下煤炭直接转化为富氢煤气输出,变采煤为采气,将煤田变气田;在春意盎然的达拉特旗现代数字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数控化可升降草莓栽培床整齐排列,33万株草莓住上“电梯房”,可升降悬挂式培床系统调节湿度温度,温室内香甜气息弥漫,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科技创新“一天一个样”。

  2月23日,在鄂尔多斯市开年第一会——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展号角再吹响:笃定争先之志,加速向万亿之城进阶。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激活创新之源,强化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用好改革关键一招,集聚人才第一资源。

  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强化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落实科技“突围”工程,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努力在细分赛道上快马加鞭,尽快在一两个点上取得突破,促进创新成果及时转化应用,真正以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新质生产力场景应用创新城市。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科学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着眼于加速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更加突出改革举措的鲜明指向性,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推进方式,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有效促进劳动、技术、管理和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集聚人才“第一资源”。举全市之力聚四方之才,引进培育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既在“真金白银”等硬件上拿出诚意、有诺必践,又在创新机制、人才服务等软件上用心用情、精耕细作,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让各类人才在鄂尔多斯都能找到舞台、大显身手。

  哪里的创新生态好,哪里的科创主体就蓬勃生长,哪里就出新质生产力,在创新的战场上,更多“鄂尔多斯箭”箭在弦上。

  如何让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形成,“新”引擎已经铸就,“新”势力正在崛起,“新”活力正在迸发,加快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必会为实现“闯新路、进前列”目标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鄂尔多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鄂尔多斯
暖城追“新”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