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文化惠民 为群众幸福“加码”

  阳春三月,暖城回暖。鄂尔多斯博物院内游人如织,人们来此探寻与“龙”有关的精品文物。代表龙腾虎跃的清嵌绿松石龙纹银执壶、寓意龙马精神的元卧龙形灰陶兽、惟妙惟肖的唐彩绘龙首人身陶生肖俑,传递着“人中之龙”的美好祝愿……这些“龙”元素的器物,给参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让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展出,也是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努力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跨上新台阶。2018年以来,累计下达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22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84.8万平方米,拥有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10个,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有备案博物馆27座。全市1040个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融合建设。2022年10月,鄂尔多斯市在第一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结果中获评“优秀”。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周末的鄂尔多斯市图书馆里人头攒动,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浓浓的书香氛围,吸引着从孩童到耄耋老人。沈月和闺蜜握着刚刚借阅的小说《白鹿原》在“突击”阅读,因为她们4月份要看话剧《白鹿原》,想看完原著后再去感受话剧,这样会有更为多元和深刻的感受。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不断优化精准服务供给,打造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体系,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获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有15部馆藏典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鄂尔多斯市文化馆被评为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现有国家群星奖入围作品2部,自治区群星奖获奖作品2部;准格尔旗、乌审旗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每年举办农牧民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百日消夏广场文化活动等活动1000场次,以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点亮人们的美好生活。

  建成公共文化云平台、网站等各类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年均线上服务210多万人次;鄂尔多斯市文化馆建成“鄂尔多斯文化云”,“网上乌兰牧骑”逐步覆盖全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开发建设了“移动图书馆”APP,全市设立9家自助图书馆,为基层农牧民提供全天候、高质量数字化服务……为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鄂尔多斯市持续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0处。针对残疾人群体,组织实施了公共文化“暖心行动”。一系列惠民文化工程和斑斓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滋润人心的城市日常。

  今后,鄂尔多斯市将继续以公共文化创新发展建设为动力,焕发创新力,扩大辐射力,激活软实力,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郭伟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出彩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影像力
   第10版:社会
   第11版:资讯
   第12版:盟市专线
邻里一家亲
精准对接就业需求 持续创新服务举措
科技特派团“对症开方”助力产业振兴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关注企业贸易动态 赋能口岸经济发展
强化行政非诉执行 助推办案质效提升
深化政金企合作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横向协同上下联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坚持文化惠民 为群众幸福“加码”
统筹优化三大布局 抓好城市精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