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边境居民的“幸福暖心账”

  □本报记者  高敏娜  通讯员  许文军

  “前几天,我到村里填写边境居民补贴申请表时,办事员告诉我,5月份左右我们家4口人的边民补贴就能打到我的社保卡里。她还帮我算了一下,今年是我申领边民补贴的第9个年头,这几年仅边民补贴这一项,我家就领到了8.4万元。”兴安盟阿尔山市天池镇阿尔山村村民田永霞乐呵呵地说,现在吃喝用都不愁,这都得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阿尔山村位于中蒙边境,符合边民生活补助范围。过去,田永霞一家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一直很困难。这些年,随着边疆地区惠民政策的落地见效,田永霞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一家人从原来的简陋平房搬进了温暖舒适的楼房,政策性收入比10年前增加了4倍。

  “村里每年都给我们发粮补、土地租金、退耕补贴和村集体补贴,今年2月份,镇里还给我发了2000元的临时救助。”田永霞一家把党的恩情牢牢记在心上。

  在阿尔山市天池镇,有30多户家庭像田永霞家一样,每年享受各种惠民政策补贴近2万元。“这些家庭现在吃穿不愁,用度有余,再不用担心年龄大了没有收入保障了。”阿尔山村党支部书记尹小刚说。

  边民补贴、粮食补贴、大病救助、村集体补助、防贫保、最低生活保障等,怎么补、给谁补、补多少……在惠民政策宣讲会上,工作人员一一梳理,向村民细细讲明。

  “我们村的党支部、驻村工作队、党员、网格员,用多种形式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变成‘贴心话’。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老党员家中、边民的炕头和板凳上,宣讲员以‘群众语言’传播好政策、赞美新生活。”尹小刚介绍,把群众享受的政策红利变成唠家常、算数字、说变化、谈感受,让群众进一步地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名村民的心坎上。

  阿尔山村的“幸福暖心账”还包含了幼儿养育、儿童培养、老人赡养、社会救助等方面的补助,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可贵的是,当地村民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积极就业创业,为美好的新生活不断努力奋斗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创新实施“项目管家”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举措~~~
在呼包同城化发展新赛道上~~~
~~~
~~~
~~~
~~~
自动控制 精准滴灌~~~
~~~
西乌旗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能办”向“易办好办”转变~~~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社会
   第09版:视界
   第10版:乡村振兴
   第11版:文件
   第12版:要闻·文件
乌兰察布以优质服务树立守信践诺形象
土右旗如何跑出先行之姿
赤峰开启蒙东地区 春播“第一犁”
全球最大煤制烯烃项目加紧建设
边境居民的“幸福暖心账”
“工会帮就业”平台企业专场双选会举行
和林格尔县高标准农田“高”在哪?
大漠春如许 沙海尽斑斓
“数字政务门牌”把办事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