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满洲里口岸提前20天完成过货量千万吨目标

  本报满洲里6月3日电  (记者 李玉琢  满洲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薇)今年以来,满洲里口岸积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大力实施通关效率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与联检部门交流协作,不断创新口岸便利化通关举措,口岸过货量显著攀升。

  截至5月30日,满洲里口岸通关货运总量1003.7万吨,同比增长15.1%,较去年提前20天完成千万吨目标。其中,铁路口岸货运量921.7万吨,同比增长13.1%;公路口岸货运量82万吨,同比增长45.2%。

  为进一步推动口岸高质量发展,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满洲里口岸各联检联运部门持续完善运输组织,提升换运效率,优化通关流程,减少作业环节,保障了口岸通关顺畅。

  铁路口岸创新监管模式,积极推广“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应用,推行先期审核转关数据、“延时、错时+7×24小时预约查验”等便利措施,最大限度压缩通关时间。铁路口岸优化通行能力,不断完善运输组织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交叉作业与等待时间,提升进出口货物换装通关效率,实现列车“到、解、换、编、发”全过程畅通,换装作业由原来的10小时压缩至8小时,效率提升25%。

  公路口岸积极推进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实现联检部门间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进一步提升了货物通关效率。公路口岸持续优化通关流程,创新推行“一单多车”、互联网“指尖”申报、“虚拟车牌”等6类通关模式,着力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主要出口商品通关再提速30%。

  在满洲里公路口岸联检大厅,为即将出口的果蔬农产品整理报关单的德露橙国际货运代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霄正说,农产品多数具有易腐烂变质、保鲜期短、损耗率高等特点,新鲜度就成了影响出口的关键因素。满洲里口岸各联检联运部门积极畅通“绿色通道”,为他们优先办理果蔬农产品查验,实现“即到即报”“即查即放”,提高了通关时效,保障了我国的农产品“鲜”达海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视界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出彩
一堂催人奋进的情境式党课
集体婚礼为农牧民幸福“加码”
应对高考焦虑,心理专家有妙招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满洲里口岸提前20天完成过货量千万吨目标
阿拉善盟持续提升国通语教育教学质量
内蒙古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三人篮球挑战赛开战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媒体服务中心成立
包头“绿电”输送通道开始送电
加强智慧监管 促进安全生产
红山区“信用+承诺”打造惠企便民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