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智慧监管 促进安全生产

  □本报记者  毛锴彦

  刷脸进出、可视化监控、全天候数据采集,各项目施工工地纷纷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智慧工地平台让工程建设更加智慧、安全、高效。

  日前,记者来到了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产业园的准大电厂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吊塔林立、车辆穿梭,1000余名建筑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加速推动项目建设。在项目出入口,一块巨型电子屏幕上,进厂人员、车辆信息一览无余,工人们进出施工区域统一进行人脸识别。遍布整个施工现场的高清视频监控全天候无死角实时展现项目现场施工情况。

  “整个施工现场布置了60多个摄像头,所有进场出场的人员、车辆,包括现场的施工情况,在我们这块大屏上都能够实时显示。通过这种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准大电厂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党群工作部负责人陈昊说。

  一台电脑、一块电子屏幕,管理人员只需点击设备终端,便可远程对工地实施循环滚动巡查和重点检查。在建筑行业持续追求高效与安全施工的当下,智慧工地系统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各重点项目施工现场纷纷采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借助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通过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和预警系统,为施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也为保障工人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内蒙古伊东东屹化工有限公司智慧工厂中控室内,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显示整个厂区的安全生产情况,从人员定位,到设备运行,再到隐患风险参数,工作人员只需动动鼠标,整个工厂的安全运行情况便一览无余。

  “通过不断升级改造,我们现在基本上能实现人员定位、双重预防、双预控管理的全覆盖,这种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的新型安全生产模式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内蒙古伊东东屹化工有限公司总工刘鹏飞说。

  去年,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管理中心全面投入运行。该平台IOC智慧运营中心包括大数据、物联网接入、视频接入、三维GIS四个平台,及经济运行监测、能耗监测、安全应急监管、环保监测等7个应用,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对接企业的能耗、安监、环保等数据。以机器替代人眼,实现了安环能数据全对接,监控全天候无死角。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视界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出彩
一堂催人奋进的情境式党课
集体婚礼为农牧民幸福“加码”
应对高考焦虑,心理专家有妙招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满洲里口岸提前20天完成过货量千万吨目标
阿拉善盟持续提升国通语教育教学质量
内蒙古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三人篮球挑战赛开战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媒体服务中心成立
包头“绿电”输送通道开始送电
加强智慧监管 促进安全生产
红山区“信用+承诺”打造惠企便民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