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乌兰察布市,有几个让人称赞不已的绿色奇迹:把荒山秃岭变成我国华北地区最大人工林场的兴和县苏木山林场;通过换土栽植把石山变成绿山,创建“建在玄武岩上的美丽园林城市”的集宁区“三山两河”工程;通过“334”模式,兴和县察尔湖成为绿富同兴典型……这是乌兰察布市实施“三北”工程过程中创造的一个个绿色奇迹,也是该市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构筑祖国北疆绿色长城而努力奋斗的成果。
一代接着一代干 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曾经的乌兰察布市最真实的写照。面对风沙肆虐,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的决心深深地印刻在乌兰察布人的骨子里。
1978年,为了扭转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态危机,我国启动实施“三北”工程。该工程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跨越13个省份,东西纵横4480公里,到2020年共实施了五期,其中乌兰察布市参与建设一期至四期工程。在这期间,乌兰察布市广大人民群众,不辞艰辛、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多个绿色建设奇迹,取得了多个绿化造林的骄人成绩。
岱海湖里候鸟嬉戏,苏木山上松涛阵阵,白泉山中郁郁葱葱,霸王河面波光粼粼……这是如今乌兰察布市山水相映的美丽画卷。
“三北”工程一期至四期期间,乌兰察布市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992.86万亩,包括人工造林913.81万亩、封山育林70.87万亩、飞播造林8.18万亩。通过“三北”工程的实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3%,较1977年提高了9.65个百分点;共控制风沙危害面积352.2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00多万亩,全市大风日数比工程实施前平均减少4天至6天,沙尘暴持续时间和强度明显减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兰察布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不懈绿化国土,持之以恒修复生态,完成林草生态建设和保护修复任务1276.01万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全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实现“双提升”,为构筑祖国北疆绿色长城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市先后获得了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征程!乌兰察布市在“三北”工程六期启动后,按照国家总体布局,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列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集宁区、丰镇市、察右前旗、卓资县、凉城县、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列入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片区。重点实施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项目(涉及集宁区、丰镇市、察右前旗、卓资县、凉城县、兴和县、化德县)、张承坝上地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涉及商都县)和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涉及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
乌兰察布市以防沙治沙为重点,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全地域、全要素构建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齐备、管理高效的林草湿生态防护体系。到2030年,计划完成林草生态建设和巩固成果任务1189.14万亩,其中生态治理280.54万亩、巩固提升908.6万亩。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任务为568.47万亩;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任务为620.67万亩,占全市任务的52.2%。2024年计划完成林草生态建设和巩固成果任务91.13万亩,截至目前,共完成22.92万亩,占全年任务的25%。
探索全新植绿模式 创造多个绿色奇迹
说起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乌兰察布人历来有百折不挠创造绿色奇迹的传统。
仲夏时节,走进苏木山,只见漫山遍野满目苍翠、劲松直插云霄,高低起伏的山丘已被落叶松的“绿波”连成一片,一道蜿蜒壮阔的绿色长城横亘南北,护佑着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无法想象,20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荒山秃岭,“春天刮风黄沙起,雨后山洪冲走牛,人无遮阴地,鸟无树搭巢”是当时的情景,生态环境极其恶劣。
1958年,18岁的董鸿儒惜别新婚妻子背起行囊,步行45公里来到苏木山,从此,每天背着七八十斤重的树苗和水箱去种树,一开始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于是便开始了漫长的摸索之路。尝试种杨树,不行!桦树,不行!杏树,不行!榆树,还是不行!拼死拼活、呕心沥血栽种,换来的竟是枯黄,得来的尽是失望。直到1965年春天,董鸿儒终于培育出了适合当地的华北落叶松。经过多年奋战,到1980年,苏木山林场累计栽植华北落叶松10万亩,平均成活率达85%以上。在“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支持下,以董鸿儒为代表的兴和县林场干部职工、广大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一代接着一代干,把荒山秃岭变成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人间绿色奇迹。
如今,苏木山林场森林总面积20.5万亩,森林覆盖率74.8%,人工林海生态价值可达50多亿元。苏木山每年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森林游憩等方面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高达2.67亿元。
说起绿色奇迹,乌兰察布人还创造过玄武岩上建造园林城市的奇迹。
在乌兰察布市植树造绿,要比其他地方困难得多。乌兰察布市地表结构特殊,地下多孔、质轻、坚硬的玄武岩覆盖面积大、岩层深厚,地表土层浅薄,且贫瘠干旱。独特的地质环境,以及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给当地绿化建设带来极大困难,也造成了主城区“城市小、人口少,没有绿地,缺少游玩场所”的局面。为了扭转这个局面,2014年,乌兰察布市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并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乌兰察布人由此踏上了追逐绿色之梦的新征程。
在恢复生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路上,乌兰察布人充分展现出敢于攻坚克难的魄力及可贵的创新精神,采取山体、河道修复,弃置地植绿,拆迁还绿、见缝插绿等措施增加绿地面积。
针对山上石厚土薄、石多土少,树木难以成活的问题,他们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栽植方式,即挖坑覆土。一方面通过破碎锤、挖掘机对浅土底下的岩石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把建设新城挖出的废土铺在山上,平均铺了1米多厚的土层,由此解决了树木落地生根的第一个难题。
此外,还一改往日单纯挖坑栽树的简单栽植模式,综合采取了树穴覆膜,增施保水剂、生根粉,树体输液、喷淋树冠等一系列科学保活的新措施,终于使一片片荒山披上了绿装。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乌兰察布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被住建部专家誉为“建在玄武岩上的美丽园林城市”。
统计数据显示,自“十二五”以来,乌兰察布市共投入园林绿化建设资金180多亿元,完成重点生态工程827万亩,建成2566公里绿色生态长廊,每个旗县建成1个万亩义务植树基地和1个万亩生态公园。截至目前,全市城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4.04%、37.17%和20.05平方米。
小柠条成为大产业 展现绿富同兴美景
绿,不仅美化了乌兰察布市的环境,也推动了当地农牧业、柠条加工、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绿富同兴。
乌兰察布市顺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形势,跳出就林草抓林草、就治沙论治沙的传统圈子,把“三北”工程建设统筹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兼顾,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聚合效应。融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按照渠道不乱、资金不变的原则,因地制宜、有机配套,实现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产生了不少成功治理的典范,察尔湖“334”模式实现绿富同兴就是其中之一。
6月的察尔湖旅游景区,湖面波光粼粼,环湖的群山满目绿色。通往景区的道路就是一条园林景观路,油松、花灌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
2010年,察尔湖实行市场化开发,内蒙古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探索“三大理念”(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开发)守生态、“三篇文章”(‘生态保护+现代农业’‘康养旅游+产业融合’‘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配送’)兴产业、“四条渠道”(综合利用、稳岗就业、集体经济、订单农业)促增收的“334”模式,打响了“绿色养生谷 休闲察尔湖”区域品牌,走出了一条绿富同兴的发展之路。
“三大理念”守生态——兴和县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排洪沟治理、污染防治和缓冲带生态治理等工程,启动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水域造成较大污染的3个村庄整体搬迁到城关镇新建小区,河道两侧建设了生态廊道,湖滨带进行全面绿化。2010年,察尔湖启动湖泊系统治理,周边区域全面落实禁牧制度,并采取封山育林、退牧还草、沙地治理等措施,探索形成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与企业打造联合造林项目,累计造林2.1万亩;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草光互补”光伏项目2200亩,年平均发电量6293万千瓦时,年可收割牧草900多吨,年综合产值6500多万元。兴和县编制《绿色养生谷 休闲察尔湖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内蒙古兴和县察尔湖综合开发概念规划》,内蒙古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等专家团队,编制了察尔湖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开发总体规划,在开发过程中,预留用地空间,提升景区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共享性。
“三篇文章”兴产业——内蒙古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以“生态保护+现代农业”模式,打好绿色有机牌、特色养殖牌、循环利用牌,杜绝使用转基因种子和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实现鱼养水、水养鱼可持续发展,推广“饲用玉米种植—秸秆加工利用—畜禽养殖—有机肥还田—粮果菜种植”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文旅促农,以农养牧、农牧(渔)结合循环发展的现代农牧业新路子。察尔湖以打造京郊旅游打卡地为目标,采取“康养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加快建设集农业观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年平均接待游客超过18万人次,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配送”模式,健全加工配送体系,实现了农产品采摘、包装、配送当日完成。
“四条渠道”促增收——自2012年以来,内蒙古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共流转周边638户(其中脱贫户279户)村民的508公顷土地,每年为农民增加土地流转收入150多万元,户均增收超过5000元,目前,当地通过土地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打造一村一景点,串联起多个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农旅融合项目,实现“一地生两金”。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因地制宜开发就业岗位,帮助物业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目前,该公司共有固定员工158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5万元。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利用京蒙帮扶资金与城关镇共同建设温室大棚、畜禽加工区等农业及旅游设施,每年按京蒙帮扶资金投入8%左右返还收益,持续返还10年,每年可带动周边8个村实现集体经济增收240余万元。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内蒙古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会员+直营店”订单农业模式,每年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超过500万元,收购肥料、饲草料价值150多万元。
此外,乌兰察布市以柠条产业为主,融合乡村相关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2023年完成柠条种植、平茬100万亩,2024年争取再种植、平茬柠条100万亩。发展柠条加工企业33家,年生产颗粒饲料、生物燃料、发酵饲料10万吨,产值2亿元,每年农牧民出让林地资源直接收益7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40万元,务工收入5000万元。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发展方面,该市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充足的自然优势,在沙化土地面积较大的四子王旗、化德县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今年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90万千瓦、配套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4万亩,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配套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44万亩,大约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增收1.8万元。生态带动旅游业方面,依托国有林场和特色草原载体,打造了闻名遐迩的卓资县九龙湾、林胡古塞,兴和县苏木山,察右中旗辉腾锡勒草原,察右后旗火山草原等旅游景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一季度,乌兰察布市累计接待旅游人数711.33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551.33万人次,同比增长344.58%;游客总消费达89.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63亿元,同比增长469.58%。
“五一”假期期间,乌兰察布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34.12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28.16%;游客总消费9.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78%。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林胡古塞景区登上央视新闻,成为“五一”假期内蒙古热门景区,日均接待游客分别达到4万人次和3.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