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千年前古人的 精神生活

  □娜拉

  战国时期,人们把酒言欢时常用我盛酒,称我为“樽”,到了汉代,我就成了宴席上不可或缺的用具。浮雕,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雕刻技法,在平面上把所要表现的题材浮凸出来,这种技法能将复杂的人物、动物的内在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樽与浮雕,这两个看上去互不相干的东西,在2000年前的某天不期而遇,组成“黄金搭档”,诞生了我,当时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便跃然眼前。

  我通高22.1厘米,整体为筒状,筒壁微倾斜,口径18.7厘米,腹径21.3厘米,配变体博山炉盖,炉盖的边缘装饰有2条曲折弦纹。我的3只脚是高3.7厘米、憨态可掬的蹲熊。最抢眼的是我腹部精致繁缛的浮雕图案,共计29个种类47幅图景。

  刻工脑洞大开,把我的腹部分为四层,上下层雕刻代表山峦重叠的花瓣状纹,宽2.5厘米左右;中间两层雕刻上古神话故事、珍禽瑞兽、舞蹈戏乐图等。

  仔细看,这些图又可分为5组。第一组雕刻高贵神秘的昆仑女神西王母和她的使者三足鸟和羽人,还有捣药的玉兔等。第二组雕刻祥禽瑞兽,有翼马、雌猪、蟾蜍、鸮、长角羊、斑鸠、狸、熊、虎等。第三组雕刻人物射雀图,以及树、鸟及长蛇和螭龙。第四组雕刻牛首人身、鸡首人身、树冠琪踞三个神怪。树冠琪踞神怪是东王公,也称木公,我们那时的人有拜谒东王公、西王母之说。第五组图案雕刻着两位仙人、一只九尾狐,动感十足。两位仙人身着羽装,一左一右。左边的仙人颔下飘须,手舞足蹈,右边的仙人两膝着地,臀部坐在小腿肚上,挥着手臂,为跳舞的仙人打节拍伴奏。一只翘着尾巴边走边回头看的九尾狐,两条前腿呈“V”字形向前伸着。

  我腹部雕刻的神话故事集结了《山海经》里面的经典内容和民间传说,每一个造型都活灵活现,反映着当时人们祈求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子孙繁昌、吉祥安宁的精神世界。丰富的故事内容,繁缛的纹饰,独特的装饰风格,迄今国内没有第二件像我这样的陶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出彩
   第07版:社会
   第08版:视界
   第09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0版:法治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公益广告
黄釉陶樽故事多
交往交流中实现农牧业互补
两千年前古人的 精神生活
召湾汉墓百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