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校一品一特色”模式赋能学生成长

  □本报记者  李佳雨  通讯员  永梅

  每天上午的大课间,通辽市科尔沁区南门小学的学生们都在操场上做校本操,舞蹈的柔美与武术的铿锵相结合,再融入丰富的肢体动作,形成了南门小学别具韵味的校本操。

  南门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闫红说:“学校自编操的特点就是民族舞与武术操相融合,一柔一刚,并加入了很多民族元素,同学们在做操的过程中,不仅陶冶了情操,也锻炼了身体。”

  南门小学的这种融合教学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并将其渗透到德智体美劳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实践探索中,该校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知识点和民族文化内容,通过课堂讲授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学生心中。同时,通过开展版画、剪纸、刮画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文体活动,让民族文化互通共融浸润孩子们的心灵,激发各族少年儿童一起团结奋斗。

  在施介小学民族团结故事会的班会上,同学们担任小小讲解员,将《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草原英雄小姐妹》两个故事娓娓道来,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温情和感动。

  “听完故事,我的感想是,我们的国家有56个民族,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学生李舒瑶激动地说。

  施介小学的“石榴籽”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灿烂多元文化的平台,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在“石榴籽”劳动教育基地,同学们团结协作,一起体验农业生产劳动;通过“石榴籽”文化墙和“石榴籽”文化长廊,同学们可以了解56个民族的特色风格,感受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在“石榴籽”棋社,同学们可以切磋棋艺、增进友谊,一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科尔沁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通过“一校一品一特色”创建模式,充分挖掘教育阵地育人功能,以南门小学弘扬百年文化自信、施介小学红色革命教育、莫力庙民族学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建国中心小学劳动实践等教育为典型,推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北疆文化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特刊
我区以递进式气象服务守好防汛减灾安全防线
为黑土加“油” 夯实粮仓根基
“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内蒙古选拔赛收官
礼赞祖国
内蒙古首批预制菜团体标准实施
探讨河套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七个聚焦”推深做实全区政务诚信建设
“北疆有情 包头有请”暑期文旅消费季启动
全国综合性艺术院校国防教育 体验营赴锡林郭勒盟慰问演出
“一校一品一特色”模式赋能学生成长
大兴安岭金河嘎拉牙林场森林雷击火全部扑灭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