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北疆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核心提示

  ●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将中华文明的厚重展现给世界,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只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其真正走进广大人民心田,才能使其发扬光大

  ●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坚持春风化雨、推陈出新,将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开来

  □李建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强大根基。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走进百姓生活、浸润群众心田,为北疆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让北疆文化彰显更多生机活力

  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将中华文明的厚重展现给世界,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围绕讲好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乌兰察布市融媒体开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等专题专栏,在《乌兰察布日报》和“乌兰察布社会科学”刊发《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以文博执笔 绘写文化北疆》等理论文章、社科研究课题等各类稿件170余篇。组织“阅见北疆”诵读进校园、“同心谱华章·书香润北疆”系列活动、“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诵读大会、“阅见北疆·阅读悦享”全民阅读传习系列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红楼梦》讲坛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围绕展现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依托乌兰察布距今1万多年的人类活动史、6000余年的人类文明史以及“太阳升起的地方”等考古成果和历史史实,刊发“北疆文化·馆长荐宝”栏目系列报道《新石器时代彩陶盆》《虎衔鹰金饰牌》《辽贴摩羯瓜棱提梁白瓷注》,深入考证“裕民文化遗址”“环岱海遗址群”等文物遗址遗迹和红色革命遗址文物,形成最新理论研究成果30余件(项)。围绕讲好各民族共同创造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故事,以乌兰察布历史上经历“胡服骑射”的革新、留存下“秦筑长城”的雄壮、充盈着“昭君出塞”的和合、促进了“太和改制”的辉煌、缔造出“隆庆议和”的繁荣等民族融合故事为背景,以境内绵延约1480公里的长城遗址和红格尔图战役、集宁战役等近现代的红色记忆为重点内容,制作推出一系列精品电视、短视频和访谈节目,如《走进乌兰察布市博物馆》节目13期、《鉴史溯源寻根逐梦》8期、《乌兰察布历史上的今天》49期、《集宁史话》专题21篇。持续推出《华小夏讲中华文化故事》《集宁史话》等系列短视频33期,累计点击量达到2000多万次。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有形有感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故事传播到千家万户,在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明,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化基因融入时代潮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冷冰冰的古籍经典,更不是呆板的传经说教,只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其真正走进广大人民心田,才能使其发扬光大。一是借力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近年来,乌兰察布聚力北疆文化建设,依托文旅融合、数字技术、文创产品、文艺创作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变幻出各种鲜活的姿态,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乌兰牧骑创排的《醉美釉里红》《玉壶春瓶》《回关南》广受欢迎,到景区驻场演艺《金雕飞起的乌兰察布》《相会敖包》备受追捧,从“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工程”和“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小程序让游客在线上遍览乌兰察布的精品文物,到“阅见北疆·阅读悦享”全民阅读线上活动蔚然成风,从数字国学馆到乌兰察布云AI主持人线上讲中华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生动实践,在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挖掘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农村牧区,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二是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要着力提升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美学意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利用方面,以国家级非遗察哈尔毛绣为例,在制作传统平面绣画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文旅市场需求,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开发制作的文旅主题大型仿生动物入选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名录,让非遗技艺有了更广阔更鲜活的呈现形式,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对文旅市场的期待。围绕“草原丝绸之路”,乌兰察布积极参与“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千年以来草原丝路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所展现出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提供更深厚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

  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们要秉承古为今用、去芜存菁的原则,发扬和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围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我们在公共场所和文化阵地广覆盖、多层次、嵌入式宣传北疆文化标识,在广场公园、街道社区持续张贴和播放“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系列海报和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围绕北疆文化建设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北疆文化产业园建设,挖掘阐释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突出长城文化传承利用和黄河文化民俗展示,举办“长城与文化自信——第四届长城论坛专题展”“托起万里长城时代脊梁”“吉祥九曲黄河民俗文化节”以及“二月二”黄河非遗年俗活动等各类文化展示节庆活动。立足乌兰察布的悠久历史,我们举办《塞上风光无限好——走西口历史文化陈列展》《真容无鉴——交汇融合的古代铜镜文化展》,让更多人认识和读懂乌兰察布。文化的魅力在于共情共赏,为了满足更多人对古韵国风国潮的期待和向往,我们打造了“北京向西一步·乌兰察布之夜”重点文旅项目,凭借着对“汉风唐韵”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和精彩演绎,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并屡屡在媒体中出圈爆火。文化的魅力在于传承延续,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我们统筹推动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武要古城等的考古挖掘,加大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隆盛庄等古村落的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推进历史街区改造和景区景观复原工程,支持举办特色社火民俗活动,着力激发文化魅力,振兴文化消费,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再现古镇街区的雕梁画栋和青砖白瓦,留住记忆里的乡情乡愁,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更多人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坚持春风化雨、推陈出新,将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开来,奋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乌兰察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北疆文化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特刊
北疆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实践路径
让北疆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