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论】

技术赋能让治理变“智理”

  ◎沈鑫杰

  近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交警借助“重点车辆监测预警和动态管控系统”这项科创“神器”,及时拦截了一辆驾驶员疲劳驾驶的大货车,成功消弭了潜在的交通事故隐患。

  事实上,这并非该“神器”首次“出手”相助。自上线以来,该“神器”已预警违法重点车辆约116万辆次,查处约17万辆次,辖区重点车辆事故率大幅下降,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亡人事故为零。一旦“两客一危一货”车辆“越界”,系统就会把包括车辆轨迹、精确位置在内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就近执勤民警,警力便能迅速响应,实现了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制导”。

  高速行驶的车辆具有很强的移动性、分散性,且容易受暴雨、大雪、冰雹、阵风等天气影响,全天候实时监管驾驶员驾驶状态存在很大难度。《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道路运输企业承担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的主体责任,道路货运车辆公共平台设置监控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的限值,自动提醒驾驶员纠正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在此基础上的探索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叫醒服务”对象不限于货运车辆驾驶员,更囊括“两客一危一货”车辆。

  数字技术的赋能不止在交通领域。实践表明,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是系统提升城市风险防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肉眼识别”方式,不仅监管成本高、执法难度大,治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比如噪音污染和光污染、摊贩乱摆放、消防通道堵塞、行人交通违规等等,违规者普遍存在法不责众的思想,具有潜伏期长、风险隐患大、点多面广等特征,执法力量无法第一时间有效监管,成为城市治理工作中“久病难医”的顽疾。近年来,各大城市积极推行数字技术前置,推动城市治理关口前移,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防患未然的良好效果。

  比如,南京市打造的非现场监管与精准执法平台,屏幕两端连接着企业和环保执法人员,目标点位的污染物排放状况一览无余;珠海市以探索实行案件智能分拨技术、运用无人机开展城市巡检、主动服务云上科技产业园区等三大举措,有效提升了城管水平;上海市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建设的1000家示范店完成视频监控安装和平台对接上线……数字化技术以其独有的技术优势,越来越被城市治理者推到前头,充当城市管理的“引路人”和“管家”。

  当然,城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工程。数字技术赋能治理现代化要精细谋划、久久为功,真正用实用细用到位,谨防运动式、“一阵风”的“非活性嫁接”。同时要积极推进区域科技协调发展,促进科技资源要素高效整合对接,避免“技术洼地”掣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聚焦两件大事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评论
   第08版:旗县融媒
“热辣滚烫”夜经济点燃发展新活力
守牢欲望“闸门”
严惩“按键伤企”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辣语】
筑牢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
技术赋能让治理变“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