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学生心中

  □本报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周丹

  “《满江红》的作者是谁?”老师提问。“《满江红》的作者是抗金英雄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学周浠浩回答。

  “正确。下一题,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老师又问 。“傣族!”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老师补充道:“其实呢,还有其他少数民族也过泼水节的,比如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等等。”

  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敕勒川小学六年级5班的教室里,一堂知识竞赛课正在进行,同学们快速转动大脑,积极举手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欢声笑语气氛融洽。

  复兴小学题为“民族团结、少年争先”的板报也在同学们的画笔下勾勒出轮廓,同学们围在一起对照描本上不同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俗提出绘画和书写意见。学校通过民族团结主题手抄报、绘画、剪纸、书法、歌曲、舞蹈、手工作品等展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理解。

  走进土默特右旗各个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孩子们手绘的民族团结画作,声声入耳的是一堂堂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教育课,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土默特右旗各学校突出各自优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

  在各个学校的回廊间,孩子们制作的手绘画作和手工艺品整齐排列,“民族团结一家亲”“国旗在心中”“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夜幕降临,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自发来到土默特右旗萨拉沁广场消夏节活动现场,这里举办的民族团结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内容多样、精彩纷呈。老师和同学们用歌舞表演、诗词朗诵、小品等表达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感情,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潜移默化根植学生们心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未来,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我们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土默特右旗敕勒川小学校长靳文利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公益广告
丁绣峰在包头市部分企业宣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调研
发展特色种植 破解敖汉旗富民强村“新密码”
“蒙科聚”锡林郭勒新能源 科技成果发布会举行
内蒙古奥运健儿李倩杨柳回家啦!
建设“书香校园” 提升师生国通语素养
全区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稳定在1%以下
自治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举办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活动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学生心中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
首府多部门多举措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