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河区

医共体让群众看病更便捷

  □本报记者  薄金凤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舒

  “真是太方便了,我在村卫生院就能与医院专家‘面对面’看病。”近日,村民詹有福感觉胸闷气短,来到家门口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隆胜卫生院进行检查。

  在卫生院,工作人员为詹有福做了心电图检查,并通过远程会诊区域协作平台中心,向临河区人民医院发起会诊请求。不一会儿,医院心内科专家通过远程平台上传的病历及影像等检查资料,对詹有福老人病情的描述、治疗情况等详细分析后,给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方案。

  这样上下畅通的远程诊疗,得益于近几年临河区建设起来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自加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来,我院开通了远程会诊40余次、远程心电3400例,远程影像1300例,真正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服务模式,为辖区百姓就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甲级三等医院的诊疗水平。”临河区乌兰图克镇隆胜卫生院院长陈明表示。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要解决的其实是医疗体系内多年存在的顽疾。过去,百姓普遍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临河区搭建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旨在通过加强各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进而为广大基层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临河区人民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心电图室内,医生靳小竹正在认真诊断从西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过来的患者的心电图,不到3分钟,她就把诊断情况传给了对方。随后,她又给先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患者诊断了心电图,仅仅用了30多秒。

  “我们远程心电图诊断一般不超过3分钟,便能将报告回传到基层,能给急症患者争取更多急救时间。”靳小竹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远程诊断只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资源共享的一种,依托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电子病历、处方、检查检验结果的信息共享,远程会诊已形成常态化。目前,医院已将5G技术应用在医疗场景,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提升医共体内的诊疗服务能力,使患者得到精准、及时、高效的救治。”如今,临河区人民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通过搭建县域“互联网+医疗健康”全新医疗服务模式,解决了以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据了解,通过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临河区人民医院为首搭建的县域“互联网+医疗健康”全新医疗服务模式,确立了“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连续服务”的合理就医理念,制定出“首诊在基层,救治在医院,康复回基层”的诊疗目标。

  目前,临河区人民医院与18家乡镇卫生院及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了“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医生会诊”等十大中心为基础的医疗服务共同体,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断的准确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架起健康的“连心桥”,在让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也让群众收获了幸福感、安全感。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解决了广大基层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去年,全年完成远程心电会诊5.9万余例、远程诊断影像5.6万余例,有效提高了县域服务能力,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临河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军介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公益广告
“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
首次完成农牧民职称评审
提升老优势 壮大新动能
遇见巴尔虎草原那达慕
双拥之花越开越盛
人大代表亮身份解决民生实事
重点项目建设火力全开
普法宣传进牧区
医共体让群众看病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