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类文明的曙光

  □张海斌

  我国史前时期乐器已较丰富,大致有鼓、磬、铃、钟、笛、埙、角、哨、响器9种。其中,埙在新石器时代发现较多,大约出土有30件。最早的埙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新石器时代后期普遍出现。

  考古发现史前的埙主要为陶器,极少数为石器,因而埙也被直接称为陶埙,有卵体、球体、橄榄核体、扁卵体、筒体及仿动物形等多种形制,出土地多集中于北方的黄河流域。这些埙吹孔较大,多在器身顶端,音孔位置各异,有的没有音孔,有的只有1个,2音孔的相对较多,河南出土过一件4音孔陶埙。2音孔陶埙大致能发4个音,是较为和谐的音程关系,即今天我们听起来“顺耳”的音程感。包头西园遗址出土的陶埙就属于2音孔陶埙。

  该埙出土于灰坑之中,是西园遗址的第三期文化遗存,属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仰韶时代到龙山时代过渡阶段的阿善文化范畴,与中原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时代相当,绝对年限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间。西园遗址附近的同为大青山南麓台地的阿善遗址、莎木佳遗址、黑马板遗址在当时已出现石祭坛、石筑围墙等,由此可见,古老的氏族社会制度彼时正发生着变化。西园遗址出土的陶埙在此背景下产生,可能是当时集体祭祀活动的伴舞乐器。遥想当年,陶埙迎着史前时代人类文明的曙光,被吹奏出悠扬深沉、撼人心脾的天籁之音,萦绕在黄河岸边、大青山畔,神坛肃穆,万物尽听。

  (作者系包头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要闻
   第06版:乡村振兴
   第07版:社会
   第08版:出彩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北疆国防
   第12版:公益广告
掬土为埙迎风鸣
人类文明的曙光
远古传来天籁音
音乐起源于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