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内蒙古感受“不一般”的包头

  □本报记者  蔡冬梅

  来内蒙古感受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探访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新风貌、新活力,包头是绕不过去的地方,用一位央媒记者的话说就是:这个城市“不一般”。

  8月26日,“闯新路 新实践——全国党媒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暨“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机制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工作交流会媒体团走进包头,体验这座草原钢城几十年来智慧与拼搏积累出的包容天下的底气、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工业蓝的底色。

  “来,我和这幅油画合个影!”站在“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内一幅长7米、高3米的大型油画前,河北日报社副社长郭贵领兴奋地说。这幅画作重现了上世纪5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建设者齐心协力建设包钢的生动场景。

  包头是一座被西口文化浸润很深的城市。如果说“走西口”浪潮中,晋陕“旅蒙商”对老包头进行了商业启蒙,那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齐心协力建包钢”,则为这个“西北商埠”普及了工业文明。

  1958年,在党中央“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号召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迅速展现,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59年10月,全国共有22个省、市、自治区的55个城市、727个单位的8万多名建设者踊跃支援包钢建设。60多年来,一代代包钢人把“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精神能量转化为生产力,一批批“包钢制造”走向全国重点项目建设现场。

  “终于看到真坦克了,简直太棒了!快给我们多拍几张。”在一机集团博物馆门前,来自人民网的3位青年记者兴致勃勃地奔向陈列的坦克展品。

  包头的“不一般”体现在很多方面,工业化起步伊始就为共和国铸盾立剑,中国第一辆坦克、第一门高射炮、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核燃料都从这里下线,“包头制造”横空出世。

  在一机集团展览馆历史文化厅里,媒体团了解到,始建于1954年的一机集团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国家唯一的集主战坦克、轮式步兵战车、中口径火炮于一体的高新武器装备研发制造集团。70年风雨历程,一机集团发扬“战车精神”,弘扬“铁骑文化”,多措并举,军品、民品产业齐头并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成为内蒙古综合实力最强、质量效益最好、经营规模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

  “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包头”。来到包头,稀土不得不看,因为稀土实在是“不一般”。

  “太神奇了!这真是一次‘涨姿势’的体验啊!”在包头稀土博物馆内的体验区,媒体团成员借助声、光、电,沉浸式体验了稀土铁矿石是如何经过磨矿、磁选、萃取等13道工艺,最终变成稀土氧化物的。

  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稀土就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新材料“添加剂”。稀土的应用很广泛,小到我们的生活,大到科技国防都离不开它,就连我们每天离不开的手机,屏幕的抛光粉和机心震动器都有稀土元素的存在。对此,大家很是惊叹。

  包头稀土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已知的唯一一家全方位展现中国乃至世界稀土产业发展历程的主题博物馆。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稀土元素从发现到应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发展史和奋斗史,感受稀土工业战线上人们奋斗的艰辛与勇气,更能直观了解包头这座工业城市稳步发展的历程。

  “大船条条到渡口,火车一吼进包头,东西南北水旱路,买卖兴隆尽商贾。”大河哺育、青山为屏,走包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一座名为《水旱码头》的广场实景群雕,立体展示了从汉代到民国年间包头黄河两千多年的水运历史,黄河文化跃然眼前。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奔流不息的黄河流入内蒙古,勾勒出壮美的“几字弯”,包头市就位于“几字弯”顶端,黄河流经包头220公里,城市因黄河而兴。

  近年来,包头高度重视黄河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工作,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黄河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众多鸟类栖息的天堂,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边走边看边拍,听着讲解,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秘书长王金龙深有感触,“内蒙古和我们山东都是沿黄经济带地区,黄河文化一脉相承,媒体交流合作空间很大,今后要加强沟通交流,双向奔赴。”

  从一个小小的水旱码头蜕变成如今的国家重要工业基地,闻名遐迩的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绿色硅都,包头用70多年的时间铸就了“不一般”的钢筋铁骨,老工业有老工业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新产业有新产业的乳虎新生,大道其光。包头这座城市“不一般”的潜力和吸引力正在加速释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阿拉善高新区
   第07版:评论
   第08版:旗县融媒
内蒙古3年累计下达资金 4.5亿元支持直属高校科学研究
借博物馆出圈 乘文博业起势
看北疆屏障绿水青山新气派
张延昆深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巴彦温都尔苏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博博会”期间接待国内游客近238万人次
来内蒙古感受“不一般”的包头
精细化工产业 聚链成势
担负文化新使命 激发产业新动能
鄂尔多斯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
内蒙古加快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