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范丽君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我们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科学指引。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仍将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决定》聚焦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提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统筹利用好区域优势
改革开放实现了我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构建起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让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另一方面,实现了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的互动。中国产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的同时,有效利用国际一流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创新要素,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拓展了空间。
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中,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凭借地上山水林田湖草沙一应俱全的良好生态环境和地下蕴含的煤炭、稀土等丰富矿产资源,以及几十年积淀的雄厚产业基础和国家支持政策的赋能效应,不断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统筹利用自身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独特区域优势,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国际合作,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和发展水平。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破解一些深层次发展难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我们要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推动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区域政策统筹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宏观战略引导下,统筹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强化规划衔接落实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深度融合、高效融合,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是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在开放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区位比较优势。2024年7月,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共同研究形成的《关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正式施行,为推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文旅产业跨地区协同性、均衡性、可及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是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尝试,能够深化促进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要经验和启示,也是我们面向未来、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新征程上,我们要主动作为、推动开放,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新动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一带一路研究所)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魏嘉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锻长板、补短板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依托东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生物、大数据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七个聚焦”之一,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高度,着眼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根基的重要任务,明确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路径和决策部署。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拥有森林、草原、湖泊、河流、湿地等多样地理形态,既有生态家底殷实丰厚、绿色经济稳步发展的“长板”,也面临生态保护任务艰巨、产业转型还需提质的“短板”。为更好发挥生态优势、补齐发展短板,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要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三项重点任务,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构建更加成熟完善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
成熟完善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是深化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要素。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要夯实生态文明制度保障,既要注重健全规范化制度,也要注重完善约束性制度。
一方面,要更注重规范化制度健全,引导各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更加科学合理。根据《决定》要求,尽快建立或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等,在制度轨道上推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治理行稳致远。另一方面,要注重完善约束性制度,规避协调失衡、衔接不畅等制度落实不力情况。贯彻《决定》精神,要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生态责任担当,完善生态目标责任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督查长效化、常态化机制。通过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的系列举措,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生态文明体制框架。
塑造更为现代高效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现代高效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决定》强调,“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要保护好丰富多元的生态资源,需要以高效的环境治理能力和现代化环境治理系统为依托,推动三对关系的协调统一。
其一,推动污染治理和风险管控相统一。生态治理既要注重“治”,也要注重“防”。《决定》指出要推进生态环境“四个体系”(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完善“三重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既强化对现有固定污染物的持续治理,也强调提高面对新污染物的风险意识,促进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其二,推动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相衔接。生态系统是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以系统思维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决定》提出的“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以及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等系统保护策略,可以率先在三省一区内部进行探索,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其三,推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相协调。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也要善用辩证思维,合理利用地区生态资源,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节约资源和开发利用的有效平衡。
建设更具地方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是推动生态化和现代化创新融合的突破要素,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决定》提出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全方位向绿色循环、低碳节约、清洁创新转型发展。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有机转化,要贯彻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服务多元一体的发展机制;要树立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的生态意识,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促进能源科技、零碳技术的成熟应用,以新质生产力适应气候变化新要求,既要实现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又要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要立足地区优势、锻造发展长板、补齐生态短板,筑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生态根基,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绘就美丽中国的生态图景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学院)】
在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上下足功夫
◎乔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及视察黑龙江期间都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在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现代生物、大数据等新兴特色产业,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等领域都有独特发展优势,加上雄厚的科教和产业优势,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良好条件。要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上下足功夫,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建立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突破口。要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必须建立有效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需要在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基础研究投入机制、科研人员激励机制、财政金融支持机制上下功夫,实现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要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形成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健全发展新产业体制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催生新产业。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必须完善政策和治理体系,也必须建立投入增长机制。为避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出现区域同质化布局的问题,在体制上,要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使各地、各领域形成各具优势、相互协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格局。在机制上,要激励地方因地制宜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地方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最大程度激励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深化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改革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途径。经过长期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已形成巨大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因地制宜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主要的途径是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主要的动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体制上,要赋予地方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充分自主权,根据自身实际形成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路径。在机制上,通过政策支持、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是形成地方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强大激励。
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提升各类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挖掘各地先进生产要素的潜力。要使各种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必须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要深化劳动力和人才发展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劳动力和人才素质,使更多优秀人才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要健全科技金融体制,形成更多耐心资本集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向新质生产力转化,通过深化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激活企业家善于发现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实现新组合的能动性。
找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着力点,还要坚守实体经济,不能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不能凭空产生,要把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落脚点。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自身条件,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探索多种发展模式。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各自功能,协调推进。政府发挥好科学布局、政策引导、规划制定等方面的作用,市场发挥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的作用,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最高效的动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更好践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
◎梁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进一步明晰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新时代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指明了方向。
进入新时代以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不断巩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踏上新征程,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任务更为艰巨。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释放潜力空间,增强对“五大安全”的保障能力,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彰显更大作为与担当。
以深化改革促进“兴边富民”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处我国东北边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被赋予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使命。推动实现“兴边富民”是东北地区维护好国家国防安全的关键所在。把边境地区建设好、实现边境繁荣和边民富裕,是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要加快构建东北边境地区人口集聚动力机制,有效提高边境区域人口数量和质量,夯实“兴边富民”的根基。主要包括:建立特色教育与产业融合机制,增加对青年人口的黏性;建立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机制,提升边境人口的幸福感、安全感以及探索建立跨省移民援边逆向人口迁移机制。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边民互市贸易体制机制,推动边境地区对外经贸合作,以开放促繁荣。
以深化改革促进粮食单产跃升
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十分突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近年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粮食产量占全国1/4,商品粮占全国1/3,调出量占全国40%,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新增粮食产能要达到千亿斤以上。实现这一目标,提升粮食单产是关键。为此,东北地区要大力实施大豆、玉米和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健全完善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和粮食减损相结合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机制。重点是完善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常态化管护机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完善“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和应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高端先进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机制。
以深化改革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东北地区生态资源富集。这些生态资源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功能,使东北地区成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未来东北地区要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有效开发生态资源,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生态安全与生态效应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加快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开展生态产品普查的基础上,着力破除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难”问题,即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构建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此外,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和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以深化改革促进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拥有良好的能源资源禀赋,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一次能源储量十分可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也较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东北能源资源开发进入“瓶颈期”,加快能源结构和能源战略调整,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应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推动出台地方能源法规,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能源改革发展。加快健全能源市场体系,完善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机制,推动新能源发电稳妥有序进入市场。抓紧研究促进智能微电网发展的改革措施,积极培育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能源生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
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工业体系较为完备,重化工业特别是重型装备制造业具有“大国重器”的特征,在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东北地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着力点是要确保国家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应加快健全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核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建立产业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完善省域间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和利益共享机制。主动参与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以改革为动力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郭连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为东北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更为广阔的空间。东北地区应进一步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大农业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对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在改革创新道路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规划区域性发展整体方案
推动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是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我们必须打破地域界限,从东北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着力完善东北地区政府联席制度,协同推动现代化大农业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改革经验,研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从国家粮食安全和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超前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现代化大农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主攻方向、战略重点、任务举措。注重政策的动态调整、细化、深化和实施细则的跟进。根据东北实际,探索支撑现代化大农业的创新机制和模式,推动发展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城乡融合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作出新表率。
充分发挥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既要保障国家粮食的数量安全,更要保障质量安全;既要保障总量安全,更要保障结构安全;既要保障产量安全,更要保障产能安全;既要保障当下安全,更要保障长远安全。
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进一步推进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等工作,集成推广重大增产增效技术,开展优势农牧品种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和突破性新品种联合选育。全面提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智慧农业综合效能和粮食产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造东北样板。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更加注重市场内生动力,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方面,优化整合现有粮食加工产能,压减低效粮食加工过剩产能,减少资源浪费与低水平重复;另一方面,推进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有效增加附加值的加工转化,延伸精深加工链条,提升粮食产业价值链,助力粮食加工业提高产值与利润率。
探索多元化规模经营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把农业建成大产业”。应强化系统思维,改变规模经营主要依靠土地经营权流转单一模式做法,尝试采用土地经营权流转推动型、集体经济撬动型、新型主体发展带动型、社会化服务推动型等多元模式,形成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有机衔接的多点支撑。
探索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推动规模化经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注重制度层面改革引领,充分利用有关改革试点政策,总结形成可推广的东北经验,加快夯实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土地制度基础。
探索通过集体经济发展撬动规模化经营。全面推进东北地区农村改革,加快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探索组建农民积极参与的股份合作经济实体或产业合作联合体,通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拉动农业规模化经营。
探索通过新型主体发展带动规模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带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民与新型主体利益一体化、协调性保护中推进土地有序流转,让更多主体分享现代化大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效益、产业链延伸效益。
探索通过社会化服务推动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重点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融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着力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构建满足不同农户需求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科技是重要支撑力量。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及早谋划实施现代化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新战略。
一方面,立足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特别是农业强国建设中的重大农业技术力量布局,超前做好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前期项目对接准备,充分释放东北地区科技潜能和优势,并在重大农业基础科技研发中,强化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职能,在破解“卡脖子”技术攻关中作出应有贡献。另一方面,积极创建农业产业科技管理新机制新模式,在协同创新、集成创新上力争取得新突破。加快建立区域性科创体系,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新格局,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整合创新要素,加快打造支撑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聚集优势、特色品种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农业产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示范创新,更好激发基层创新创业活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尽快形成符合农业科研规律、体现产业发展导向、多元创新主体深度融合的农业产业科技管理新模式。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激发创新活力
◎祝国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东北地区是教育科技资源相对富集区域,如何按照党中央要求,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推动东北地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改革破题,整合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握指成拳,凝聚创新合力、汇聚发展动能,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教育顶层布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急需,坚持全局谋划、统筹安排,优化布局学科专业体系,推动高校高水平特色化学科建设,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通过一体化改革,加快整合聚集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核心企业等主体的各类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的一体发展、共生共融。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东北地区在创新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应着力先行先试,增强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协作共享、共创共赢关系,提高区域创新承载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驿站等创新平台,增强平台服务和支撑能力。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潜力。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形成完备的人才培育梯次结构。创新地方人才政策,建立育才引才绿色通道,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探索试行更加灵活的薪酬制度。构建以信任为前提、诚信为底线的人才管理模式,正向激励为主,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优化科技创新主体培育体制机制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着力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加大对基础研究创新主体支持力度。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布局,瞄准未来科学发展方向,鼓励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着力破解重大科技问题。加大基础研究设施建设,力争更多大科学装置落户东北,积极参与承担国家大科学工程。聚焦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关键核心技术和科学问题,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创性基础研究,加快形成原始创新策源地。
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不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产业创新中主体作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驱动力和竞争力。更好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技术创新骨干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带动中小企业提升设计研发、工艺改进、生产制造等能力。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实施联合科技创新。
壮大创新型科技企业规模。着力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具有较强自主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尽快形成科技创新企业集群。依托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科技创新实施招商引智,打造科技企业汇聚共生的创新“栖息地”。加强对企业科创的综合服务支持,搭建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创新服务平台。
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科技的竞争,本质上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竞争。激发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健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发挥好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服务机构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平台作用。扁平化链接国内外各技术转移区域中心的科技创新资源,打造“一站式”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优化政务、中介云上创新服务环境,建立科技创新数据合法使用和规范共享机制,为科创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专业化服务。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进机制。结合产业链布局,建立“科研—研发—量产—市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协调推进机制,深化成果供需对接。完善和落实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配套政策,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加快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科技企业培育模式。
持续加大科技金融支撑力度。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投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市场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鼓励各地建立科创基金,加强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建设,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创新覆盖行动。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把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关键
◎英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作出了要求。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完善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特别是把“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重要原则,表明我们党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坚定决心。
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真正把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机制,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形成自下而上、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态势。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要突出政治标准,发扬光荣传统,教育引导人才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才工作事业的政治信念,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德才兼备人才工作队伍。
建立健全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体制机制
创新驱动靠人才,人才培育需教育。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要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战略导向,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动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实施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完善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参与的培养模式,健全创新人才全链条自主培养体系。要千方百计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观念,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探索更为开放灵活的全球人才资源聚集机制,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为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与优化配置同推进的体制机制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归根结底在于用好和配置好人才。实践证明,只有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的地方,才能集聚和涌现出高水平人才和高水平成果。
要通过制度设计科学管理人才,最大限度彰显人才价值。要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实行目标导向“军令状”制度,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形成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要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破除人才使用和流动藩篱,用好用活人才,确保人才用其所长、任其所宜、用当其时、用当其位。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用人主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按法律、政策、制度、程序办事,公正开展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工作。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同的灵活用人机制。
推动形成科学评价与有效激励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人才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决定》指出,“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
要着力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树立人才评价的正确导向,全面推进分类评价机制,加快回答不同门类、不同性质的人才评价“谁来评”“怎么评”“评什么”“怎么用”等关键性问题,避免对各类人才“一把尺子量到底”,建立和优化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要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激励体系,着力强化灵活适当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领军人才、重点人才的长期稳定激励力度,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在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上向关键核心领域科研人员、高层次人才、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团队和优秀青年人才倾斜,逐步建立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的人才流动机制。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党的领导是东北全面振兴的坚强保证
◎陈志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必须将党中央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进一步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要明确政治方向,进一步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东北全面振兴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坚定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不断巩固和深化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党性立场与人民立场的高度统一;要提高政治能力,着力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东北全面振兴各方面全过程,以钉钉子精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全面振兴成果;要强化政治引领,把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长期性和基础性任务,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构建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建立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为东北全面振兴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抓好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将科学理论转化为进一步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要强化思想认同,紧密围绕东北全面振兴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东北全面振兴作为共同的信念和使命;要注重文化熏陶,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推动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支部、进头脑,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培根立心、聚力铸魂、激发斗志,以红色资源赋能振兴发展;要拓展思想阵地,注重科技赋能,加强网上网下联动,结合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运用大数据分析、情景式互动等模式,讲好东北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汇聚东北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
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力量根植于坚强的组织体系。要始终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健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的干部工作“五大体系”,促进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让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践中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特别要重点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党的建设,做深做实产业链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东北全面振兴的发展优势;要把握创新驱动需求,构建全新的人才发展战略体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与地方用人单位构建人才发展治理共同体,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人才精准服务体系,打造集聚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制度带有全局性和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需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将制度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着眼于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党的制度执行力和创新力,以党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制度效能确保东北全面振兴行稳致远;要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切实通过制度创新破除影响和阻碍东北全面振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塑造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强化法治保障,完善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机制,打造透明、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切实发挥法治在东北全面振兴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内蒙古日报、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辽宁日报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