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走来,历经70余年栉风沐雨,它扎根“三农”、服务百姓,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在改革中壮大,踏实20余年奋进之路,它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着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坚定前行。
它有一个让亿万农牧民倍感亲切的名字——农村信用社。
1951年农信社应运而生,70年初心不变,把红色金融血脉挥洒在“三农”大地上;2003年新一轮改革启动,20载改革砥砺奋进,从困境中实现发展逆袭,农信社走过了一段光辉历程。步入新时代新征程,农信社迎来了新的改革发展变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旗帜引领下,全国农信系统正在开启一场更深层次、意义更为深远的改革征途。
祖国正北方,大美内蒙古,一场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农信社深化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稳步有序推进。改革从何处出发,改革之路如何走稳,未来又将走向何处?面对宏大的改革命题,艰巨的改革任务,从更广阔的长周期视野,去观察内蒙古农信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或许能够为我们在新的时代坐标上,认识和理解内蒙古农信社深化改革之路,提供更加立体、多元的视角。
红色血脉书写奋斗史诗
每一次远航,皆起于微浪;每一场燎原,皆始于星火。
如今机构服务触角遍及城乡,管理资产超50万亿的农村信用社系统,最初来自于一间土屋、一张木桌、一个黄色挎包,来自于广大农民群众1元、3元或5元的股金或存款。
始于微末,成就广大,这就是农村信用社走过的发展历程,也是内蒙古农信社70余年来留下的发展轨迹。
1951年,响应国家关于开办信用合作社的政策号召,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信用社在敖汉旗贝子府正式创办,开启了内蒙古农信社充满光荣的发展征程。从贝子府出发,内蒙古农信社如草原上的劲草,在风雨中不断生长。它深深扎根于内蒙古的土地,吸收着这片土地的养分,同时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从最初互助合作,对抗民间高利贷,到扶持贫苦农民摆脱生活困境,再到支持小微企业茁壮成长,信用社员工背着简陋的黄布包,穿梭于田间地头,成为了大草原上农牧民最可靠的“及时雨”。那个年代,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困苦。信用社员工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们不辞辛劳,走村串户,把党的惠农政策和金融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张亚民就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1982年3月,脱下军装结束军旅生涯的张亚民,投身于内蒙古农信社,背上黄色挎包,开始了自己为农服务的农信生涯。1987年,张亚民调入贝子府信用社,成为了那里的一员。他回忆说,当时贝子府信用社的办公场所是简陋的小瓦房,没有暖气供给,只能依靠生土炉子取暖。在严寒的冬季,燃煤奢侈而稀少,职工们只得利用休息时间奔波山间捡拾柴火。
就是这个简陋的小瓦房,却为13个自然村、27000多名乡亲提供日常金融服务。当时主要就是靠背包下乡,因为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所以家家都要跑。白天老百姓都到地里干活,晚上才有时间,张亚民就结伴下乡,两人一组,白天带着背包到地里去帮老百姓干活,边劳动边了解情况,晚上在小土炕上放个小桌,点上煤油灯,让村民组长或者村干部把老百姓集中到一起,给村民讲金融扶持政策,有余钱的就动员他们存到信用社,缺少资金的就帮他们办贷款。
他们的背包里不仅装着存单、借据,还装着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甚至还有老百姓托付的书信和电报。一个简单的黄布包,承载着农信人的初心和使命,也寄托着广大农牧民的希望和信任。
岁月更替,时代变迁,农村信用社虽历经多次体制变革的风雨,但服务农牧民的脚步从未停歇,与广大农牧民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随着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内蒙古农信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3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全国农信社开启新一轮改革。2005年8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按照自治区政府授权,履行对全区农信社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标志着内蒙古农信社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这一重大改革不仅优化了农信社的管理体制,还大大提升了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新起点上,内蒙古农信社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发展机遇。它稳步推进改革,积极推进产品服务创新,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草原经济的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从支持牧民发展特色养殖,到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再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内蒙古农信社始终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如今的内蒙古农信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93家法人机构、2106个营业网点、8326个村级助农金融服务点、近3万名员工的庞大金融机构,成为全区资产规模最大、支农支小力度最强、营业网点最多、服务网络覆盖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内蒙古农信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服务“三农三牧”的奋斗史,是一部与草原同呼吸、共命运的壮丽史诗。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农信社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背包精神”“马背精神”却一直传承至今。这股赓续不断的红色血脉,这种矢志不渝的为民情怀引领着内蒙古农信社在未来征途上,继续书写着服务“三农三牧”、服务地方、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
人民金融共筑民族同心
步入新时代,我们踏着坚定的步伐,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部边疆的重要屏障,也是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多元文化汇聚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不仅关乎边疆稳定,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的重要保障。
内蒙古农信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工作始终,将其作为法定职责和必尽之责。它们发挥草原金融轻骑兵的独特优势,以金融为纽带,把普惠金融的服务触角,由打通“最后一公里”到跨越“最后一米”,让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传到草原最深处,绘就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美好画卷,激励着大草原上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明庆的故事,便是内蒙古民族团结宏大叙事的缩影。“7年前,我根本不敢想,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活。在政府和农商银行的帮助下,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日子越过越好。”这是明庆对生活日新月异的真切感受。
明庆是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昂素嘎查的牧民,她是一位离异的单身母亲,曾经在清苦的生活中勉强维持生计。鄂托克前旗农商银行在普惠金融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伸出了金融援手,并给予她5万元的贴息贷款和5万元的帮扶贷款,鼓励和帮助明庆通过养殖致富。10万元贷款不仅给明庆带来经济上的帮扶,更让明庆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7年时间里,在农商银行的帮助下,明庆家的生活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明庆家有280只羊和22头牛,从贫困户变成了养殖专业户,明庆一家人收获的不仅是生活的改善,更是对未来满满的希望。
明庆的故事并非个例,多年来,农信人一次又一次地走访农村和牧区,找寻并扶持那些有志气、有能力、缺资金的贫困户,脱贫小额贷款余额19亿元,占全区金融机构的77%,不仅帮助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更用实际行动编织了民族团结的同心结。
在这片广袤草原上,这些动人的故事,如同一个个音符,共同组成了内蒙古农信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交响,内蒙古农信社以其独特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扮演着促进民族团结的关键角色,如同草原上的金融轻骑兵,奔驰在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前沿。新时代新征程上,农信社不仅是畅通地方经济血脉的金融动力,更是文化的使者,民族团结的桥梁。
深化改革谱写发展新篇
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发展跃升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回望我国农信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史。2003年上一轮农信社改革全面启动,聚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理顺管理体制、优化经营机制”等关键环节,有力解决了制约农信社发展的关键问题。改革引擎驱动之下,我国农信社激发出澎湃的发展活力,发展能力和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对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以往改革红利效应的消退、市场竞争格局的深度调整,叠加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深刻变化,经历20多年上一轮改革发展周期的农信机构,逐渐暴露出发展疲态。部分农信机构经营发展困难、抗风险能力弱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潜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成为农信社解决当前问题、增强发展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从2022年开始进一步深化农信机构改革正式启动。新一轮改革以省联社改革为重点,旨在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撬动农信机构经营机制转换、风险化解、内部治理能力提升,从而推动我国农信机构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
当前,以省联社为重点的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如火如荼。自2022年浙江省联社改制为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落成省联社改革“首单”后,我国农信社改革整体进程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全国已有7省区交出了改革“答卷”。值得关注的是,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坚持“因地制宜、一省一策”的原则,不搞“一刀切”。
从目前已经落地的省联社改革情况看,在“一省一策”原则指导下,各地选择的改革模式不一,既有农商联合银行模式,也有全省统一法人模式。这些已经落地的改革探索,充分展示出这轮农信社深化改革的突破性、针对性前所未有,为正在有序推进的内蒙古农信社改革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改革样本。
深化农信社改革不存在统一模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信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和发展态势差异较大,决定了本轮以省联社改革为核心的农信社改革,必须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地方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兼顾促发展和防风险双重目标,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改革模式。改革模式和方案并无优劣之分,是否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是否有利于理顺管理体制,是否有利于完善内部治理,是否有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是衡量改革是否成功、模式是否适合的关键标准。
金融监管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日前撰文指出,“将统筹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减量提质,通过改体制、转机制、强管理、增动能,增强农村金融服务适应性和竞争力。”这是金融监管部门对于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给出的明确监管指引。
目前,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内蒙古农信社改革正在按计划稳步有序推进。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不仅需要完善管理体制,更需要在经营机制、公司治理、发展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
以坚持守正创新为根本,坚守改革发展底层逻辑。农信社深化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是内蒙古农信社改革发展最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改革无论怎样改,内蒙古农信社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加强党对农信改革的全面领导,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依托,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内蒙古农信社必须担当的职责使命和独特优势。越是改革关键时期,越要突出使命意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落实到改革化险工作中,统一到服务实体经济主业中,贯穿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既自觉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又要算好“惠民账”,做好财政补贴资金代发等工作,用金融活水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以完善管理体制为重点,实现发展能力整体提升。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省联社改革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抓手。将省联社改制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金融企业,明晰功能定位、规范履职行为,打造统分结合、多级经营、功能互补、治理有效的农信社体系。改革完成后,内蒙古农信社将成为全区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功能性发挥将更加充分,治理架构更加现代,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风险抵御能力、营利能力、竞争能力都将有效提升,改革将有效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潜力。
以转换经营机制为关键,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改革不是简单的翻牌子,更关键的是要实现经营机制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改革后的内蒙古农信社将坚持走回归本源之路,重塑经营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扬长避短,增强核心功能,不断提高服务县域能力。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资本“硬约束”机制,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资本规划,告别粗放经营模式,坚持做“长跑选手”,摒弃“规模冲动”“速度情结”的思维方式和惯性观念,更加注重规模、风险、效益的均衡发展,通过提高金融科技水平、优化业务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完善公司治理为抓手,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党的领导是农信社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改革将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新机构的治理效能。健全公司治理架构,加强内部有效治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导向。通过改革,将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制度和程序,实现规范化运行,优化股权结构,强化股东行为监管,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符合小法人实际的有效公司治理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或“外部人操纵”。
以提升服务质效为靶向,实现功能定位优化聚焦。内蒙古农信社将以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明晰自身功能定位,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经营观,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不盲目求大求全,坚持脚踏实地、稳中求进的发展导向,树立“简单金融”理念,坚持干该干的事、干擅长的事,摒弃盲目“做大”的冲动,坚定不移在支农支牧支小上做专、做精、做出特色,探索“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以传承农信文化为依托,涵养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农信社深化改革根要扎得深,步子迈得实,路走得远,就要坚持“硬”和“软”并重,既要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内部治理等硬实力,也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软实力。农信社有着天然的红色基因,孕育了灿烂的农金文化,形成了“背包银行”“马背银行”“三铁精神”等具有农信特质的精神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农信人砥砺奋进、奋勇向前。新时期,无论是搞改革还是抓发展,都要守护好共同的精神家园、情感谱系,大力弘扬具有农信特点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精神支撑。
农信社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它不仅关乎农村金融体系的未来,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的改革赶考路上,只要各方携手共进、同题共答,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以担当有为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勇气、功成有我的胸怀,向内而生、向远而行,就一定能够交出一份让党中央放心、令人民满意的改革“答卷”,书写新时代农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内蒙古农信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