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在历史上有两座著名的古城,大家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让我来告诉你:一座古城建于明朝,名为归化城;另一座建于清朝,名为绥远城。尤其绥远城,背依青山,面临黑河,周边水草丰美,与归化城成掎角之势,被誉为“北国锁钥”。
我们兄弟四个便是那站得高看得远的绥远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的门额。将士在我们眼前出征、凯旋,商贩在我们眼前进出贸易……我们将绥远城内外的一切尽收眼底,铭记心间。
我们兄弟四个都有响亮的名字:东门迎旭门,南门承薰门,西门阜安门,北门镇宁门,均由清朝乾隆皇帝所赐。这可不是吹牛,有实据可查——《绥远通志稿·城市》中记载,绥远城垣碑文上说:“城之门四,南‘承薰’,北‘镇宁’,东‘迎旭’,西‘阜安’,皆出圣裁。”
“承薰”是我的名字,意思为承接吉祥瑞气;“镇宁”则是镇守稳定北方疆土之意。我俩均由长154厘米、宽73.5厘米、厚25厘米的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工匠先把我们的正面磨平,然后在上面镌刻。他先在我们的四周浅浮雕了8厘米宽的花边框作装饰,花朵均为莲花,花茎凸凹伸展,花梗较长,看上去亭亭净植;又把我们的名字用汉字楷书镌刻在我们身体正中间,每字近1尺见方,笔力雄劲;我们名字的满文与蒙文分列汉字两旁,四周装饰卷草纹。卷草纹源自蔓生的植物枝茎,是忍冬纹的发展和延续,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朝,故又名唐草纹。卷草纹以富丽华美的花卉为主,比如牡丹,花形饱满,叶脉旋转,形式繁复华美,寓意平安幸福、繁荣昌盛。
大家会问,说了半天,怎么没有东门迎旭门和西门阜安门的信息?让我们把时针回拨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因建设现代化城市,我们被工人从城门上拆了下来,兄弟四个从此散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1983年的一天,我被一双慧眼从石堆瓦砾中发现。20年后,镇宁门门额在一处建筑工地现身,而迎旭门和阜安门两位兄弟至今仍下落不明,成为我们心头沉甸甸的牵挂,更有一份殷切的期盼,盼望我们兄弟四个能够早日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