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旗志》中“九里十三步,高二丈九尺五寸,顶阔二丈五尺,底阔四丈”,记载了绥远城规模的庞大。1955年,呼和浩特市城建部门实测,城池东西宽1570米,南北长1580米,总占地面积约248万平方米。
绥远城平面呈方形,街道笔直,城区呈棋盘状,布局严谨而规整。城墙上,东、南、西、北四面各开一座城门,城门上望楼高耸,城角角楼威严。城门外筑有瓮城,瓮城之上建有箭楼,再加上护城河环绕,构筑起城池的防御屏障。城内建筑错落有致,既有庄严肃穆的衙署衢门,也有热闹非凡的商号铺面,构成了丰富的生活图景。
绥远城在清朝时期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同时,也是草原上的政治中心之一,城内设有各类官署衙门,管理着周边地区的行政事务。将军衙署是最高权力机关,统领绥远城的驻防官兵,管理内蒙古西二盟的蒙古王公和民众。遇有战事,将军有调遣宣化、大同二镇军队的权力,节制沿边道、厅等地方官员。
随着驻防将士及其家属的增多,绥远城逐渐发展成为草原上的经济中心之一。城内商业繁荣,铺面商号鳞次栉比。同时,城内还建有各种庙宇,如旗纛(dào)庙、财神庙、家庙、山神庙等,这些庙宇不仅是居民们精神寄托的场所,也促进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
时光荏苒,绥远城的历史遗迹今天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将军衙署、城墙遗址等历史建筑成为人们了解这座城市历史的重要窗口。
(郭涛 供稿)
(本版支持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