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斌
包头位于内蒙古西部,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分界,中部阴山山脉横亘,山南为土默川平原和后套平原,北部为辽阔的草原。这里是农牧交错地带,自古是民族交往融合的前沿。
早在新石器时代,山西、陕西仰韶文化居民沿南流黄河北上来到包头,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明。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说,阿善遗址的石围墙、石祭坛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包头博物馆收藏的骨针筒、三孔陶埙便是典型代表。
陶三足蛋形瓮属夏代文物,此类瓮起源于龙山时代的山西晋中一带,后来在内蒙古中南部和陕北广泛分布,其流布反映了远古文化的交融发展。
铜虎噬鹿镇,一套四件。这种动物咬斗题材饰牌在战国时期北方长城地带多见,有证据表明这种饰牌不少是中原制造。虎象征权威,也是“福”的谐音,鹿则是“禄”的谐音,虎噬鹿,象征福禄双全,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美好祈愿。
“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瓦当,反映了西汉晚期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迎娶昭君出塞的史实。昭君出塞,汉匈和好,汉北边60多年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在达茂旗敖伦敖包,有一幅大型草原聚落图岩画,上面有载歌载舞、饮酒进食的场面,在一座毡帐建筑的两侧发现了与中原汉墓画像石羽人形象相同的图案,反映了中原文化对草原文化的强烈影响,也表明草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建威将军石碑是四世纪末贺兰部首领葬母碑,上面凿刻的汉字,是北方部族认同中华文化的有力证据。
包头出土的元青花瓷器较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缠枝牡丹纹大罐和鸳鸯莲池纹碗,牡丹、莲花、石榴、鸳鸯等吉祥寓意的纹饰,得到当时人们共同的认可和喜爱。到了清代,晋陕冀人民勇走西口,汉蒙回满等各族人民在这里互嵌共居,交融相助,民族认同感日益增强。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吸收周边优秀文化,不断壮大自身影响力,在此过程中,人们增进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作者系包头博物馆馆长)
文物里的文化根脉
□孟祥昆
一部西辽河流域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西辽河流域是各民族的共同家园,各民族共同开发了西辽河,共同发展了西辽河文明,西辽河流域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熔炉”。
西辽河流域自古以来生活着东胡、乌桓、鲜卑等各民族,这些民族千百年来在西辽河大地上繁衍生息,共生并存,共襄和平。各民族之间同身共命、同气连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兴边、稳边、固边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各民族间的交流融通,促进了祖国北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西辽河流域出土有盈千累万的各类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穿过历史长廊,守护着西辽河流域深厚的历史文化根脉,生动演绎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轨迹。
地处现今河北地区的西周邢国,其国器邢姜太宰巳簋,出现在相去千里的霍林河畔,说明当时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西辽河流域已经有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出土于通辽市库伦旗的元青花玉壶春瓶,原本是烧制于景德镇瓷窑的精品,却辗转来到北方西辽河流域,折射出当时南北方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与文化交融……
西辽河流域出土的反映各民族文化融合与文化认同的文物不胜枚举,这些文物是当时各民族之间政治交往互通、经济交流互动、文化交融互鉴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代表性历史遗存,成为中华民族多元共同体形成发展史上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丰富和深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
(作者系通辽市博物馆馆长)
文物里的历史见证
□张震州
阿拉善,这片承载着悠久历史的多彩之地,在祖国的北疆熠熠生辉。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苍天般的阿拉善”。千百年来,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劳动创造,共同孕育了阿拉善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根脉。
矗立于大漠戈壁的居延遗址,娓娓诉说历史烟云的同时,也见证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居延遗址里陆续出土的3万多枚汉简,内容庞杂,涉及汉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法律、哲学等许多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让我们从中聆听到民族交往交流融合之音。
古居延绿洲是人类活动时间较长、较频繁的区域,留下了丰富的遗存。在位于古居延绿洲西南部的绿城遗址,发现了中国古代典籍“三通”之一《文献通考》卷册的散页,为西湖书院初刻本,于公元1324年刻成。
古籍文献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是浓缩着一个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中华博大恢宏文化史的生动证明。《文献通考》是研究中国早期文字雕版印刷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卷册散页被发现时,以习字纸张做包装,纸上写有“至正十三年五月”字样。由此推断,此卷册于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就已从西湖书院流传到地处偏远的亦集乃路(辖境在今额济纳旗)。南书北运,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作者系阿拉善博物馆馆长)
文物里的融合胜景
□张静
北疆文化源远流长,融合了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以及黄河文化等多种元素,各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建了美好家园,形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景观。
绥远城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前身,史上有“北国锁钥”之称,现留有南门“承薰门”、北门“镇宁门”两块珍贵的石板门额。南北门额字面意思为承接吉祥瑞气,镇守边疆安宁。
绥远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场所。承薰门与镇宁门,不仅是两座城门,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两块门额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汉字居中,所占位置较大,每字近1尺见方,笔力雄劲,满文与蒙文分列汉字两旁。门额石板的材质选料、雕刻技法、纹饰图案也均反映出汉、满、蒙的文化交融,体现出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北疆文化中的包容与融合精神,在承薰门和镇宁门门额中得以充分体现。
这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也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奠定了基础。这种对文化融合的认知,增强了彼此间的尊重和信任。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并从中发掘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征,让这种融合在新时代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作者系呼和浩特博物院副院长)
文物里的文化认同
□王迪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透过一件件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时期的文化承前启后,在不断交流融合中,最终形成悠久厚重、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文化的交流跨越山水,延续不断,这其中有不同地域风格的融合,有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有历史故事的交织。在出土于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遗址的嵌贝彩绘陶鬲上,我们看到产自于沿海地区的海贝。大甸子遗址所在区域深处草原内陆,距离海域遥远,在此发现贝币,说明当时内陆和沿海地区的先民们已经跨越万水千山,有了联系和交流。还有工艺精湛的辽三彩鸳鸯壶,承袭了唐三彩的技艺、融入了自己的特色,作为辽三彩中的精品之作,无论器物造型还是装饰技法,均体现出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两者间的吸收借鉴与交流融合。沙子山元墓壁画《夫妻对坐图》,从墓室壁画的绘制技法上,体现出元代中原绘画艺术对草原绘画艺术的影响,反映了民族间的文化融合。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文物,我们可以了解中华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特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所在。这种对历史的了解和认同,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系赤峰博物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