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105面锦旗背后的“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  薛晓芳  通讯员  贾德京

  “办利民之事 怀爱民之心”“雷霆出击追赃款 破案神速惩诈骗”……2月27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区分局反诈中心,一面面重叠悬挂的锦旗映入眼帘。

  “这是反诈中心挂上的第一面锦旗,一位居民遭遇了投资理财类诈骗。我们一方面对涉案账号进行紧急止付,一方面派出侦查员赴五省七市开展抓捕工作,最后将嫌疑人抓捕归案。”

  “这面锦旗‘价值’160多万元,当时一名公司员工遇上冒充单位领导诈骗,反诈中心立即成立专案小组,用15天时间成功追回涉案资金,破案后,当事人第一时间送来锦旗。”在回民区分局反诈中心,民警魏子瀛为记者详细介绍着每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前不久,市民王女士遭遇了网络兼职诈骗,在客服的引导下下载了某APP,被骗走价值10万余元的财物。幸好回民区分局反诈中心民警前期研判预警及时,根据掌握的线索,在多地公安机关的协同配合下,赶往河北省某高速路口将载有王女士财物的车辆成功拦截。

  “太感谢你们了,不辞辛劳到外省为我追回了被骗的财物。”为了表达对民警的感激之情,王女士和家人把一面印有“警察显神威 心中为人民”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

  “侦破电诈案件,就是在同嫌疑人进行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核心就在于快!”魏子瀛告诉记者,对反诈民警来说,熬夜梳理案件线索、通宵达旦开展分析研判已是司空见惯,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奔波在全国各地追逃的路上。虽然辛苦,但群众的认可和赞许是他们内心最大的慰藉,一面面锦旗背后,是守护和感谢的“双向奔赴”。

  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区分局反诈中心组建于2021年9月,由13名民警、17名辅警组成,内设6个案件打击小组,主要开展止付拦截、资金研判、打击挽损等工作。为了牢牢守护群众的“钱袋子”,他们和电信诈骗“拼速度”,和诈骗分子斗智斗勇,打赢一场场“无声战争”。

  回民区分局反诈中心成立运行以来,共收获群众锦旗105面。2024年,该中心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案件32起,为群众返还被骗资金113万元,电信网络诈骗立案率同比下降30%。反诈民警以实际行动,向群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2025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7版:社会
   第08版:乡村振兴
   第09版:视界
   第10版:2025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12版:公益广告
戍边“她”力量 芳华献边疆
105面锦旗背后的“双向奔赴”
“线上+线下”打造普法新“枫”景
东河区: 打好检察服务口岸经济“组合拳”
“执行不能”≠“执行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