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法治服务直通车”是设置在K7595次列车的普法专列,由兴安盟司法局工作人员组成的“普法小分队”会经常走进车厢,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有效打通普法工作“最后一公里”。
“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兴安盟司法局创新普法形式,打造了“民族团结法治服务直通车”宣传品牌,此项工作获评全国第二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2024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综合)创新案例”荣誉称号。该局构建法治宣传新格局,“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开发兴安盟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兴安盟法律知识竞答公众平台,线上建立微信群,每周推送一则法治宣传内容;线下打造普法专车,以“走街串巷+定点宣传”形式开展法治宣传,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法治+文化”双向互动,以法治乌兰牧骑为依托,组织开展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较强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参与到法治文化活动中,增强法治意识。“普法+服务”双轮驱动,聚焦群众急愁难盼问题,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活动,通过以案释法、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授课,切实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同时,兴安盟司法局强化普法队伍建设,成立7支普法讲师团,招募普法宣传志愿者1800余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志愿服务队,成立35支法治乌兰牧骑专业队伍,形成了专兼结合的普法力量。实施“青少年法治素养培育工程”,创建了12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结合法治夏令营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开展了“春蕾保护行动”“典亮校园 法护成长”等专题活动,普法宣传覆盖全盟中小学校,使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实施“重点人群法治素养培养工程”,开展了农村牧区“学法用法示范户”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农村牧区普法覆盖面不断扩大,农牧民法治意识显著提升。
今年是“八五”普法工作的收官之年,兴安盟司法局将持续探索创新普法形式,让群众在实际应用中收获法律知识,提升法治观念,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郝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