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留住五彩斑斓的自然色调

  □苏永生

  第一次看到用植物给白线染色,是小时候我的母亲用新鲜的地黄根把白线染成黄色。以后看了迟子建写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书,对植物染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书中详细介绍了娜拉用果实和花朵的浆汁给白布染色。她用都柿(蓝莓)的果实把白布染成蓝色,用红豆把白布染成水红色。她把一个夏天采来的粉色百合花瓣捣成泥,挤出浆汁,对上水和盐,在锅里煮了一下午,染出了一片像晚霞一样的布,让大家大为惊叹。

  如今,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职业高级中学美术老师于艳芳怀着对传统扎染技艺的热爱,不断探索、努力实践,让这一技艺得到了再现和升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较之于现代化工颜料的染色,植物染色更清纯、更鲜活、更环保。但是实施起来,往往需要现采撷、现挤水、现染色,程序繁琐、费时费力。

  大自然是个百宝箱,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花朵,郁郁葱葱、种类繁多的青草,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的浆果,都为扎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颜料。重要的是要用审美的眼光来发现美,用不断的创新来再现美、展示美、留住美。

  身为美术教师的于艳芳,充分发挥美术方面的专长,大胆把自己喜欢的扎染技艺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通过亲手实践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传承弘扬扎染技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众多,传承弘扬非遗,有关部门不仅需要培养认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而且需要对传承人在资金、场地、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内蒙古28人入选,其中,传统技艺有6人入选,技艺内容包括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桦树皮制作、地毯织造、鄂伦春族狍皮制作、蒙古包营造、银铜器制作及鎏金等6项技艺。自治区财政厅前不久下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1426万元,重点支持开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相关国家级项目、一般项目的保护传承;支持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为在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经费补助,支持其开展传徒授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工作;支持广泛开展面向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相关技艺工作者的研修培训工作。

  国家各种利好的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和创新,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定能开创新局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出彩
   第08版:2025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9版:理应如此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2版:公益广告
绞纹天成指为笔 布里生花草作色
雕龙角柱里的 融合盛世
留住五彩斑斓的自然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