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公共服务更贴心 基层治理更高效

  □本报记者  潘佳  通讯员  李永建

  前不久,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首个“右岸·新枫”新时代枫桥联创实践站在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成立,首批8名实践站工作人员日常可为群众提供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同时宣传国家的惠民新政策和法律法规。

  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深入贯彻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以边境辖区为核心阵地,在加强边境管控的同时,优化治安管理流程,快速响应群众求助与纠纷处理,让公共服务更贴心、基层治理更高效。

  “以前办事得跑好几个地方,现在有事直接微信联系社区民警,问题很快就解决了,都不用出家门。”提及社区实行的民警驻点治理模式,上库力街道前进村村民李大爷赞不绝口。这种创新模式拉近了警民距离,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办事效率和满意度。

  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紧盯基层治理难题,以全市边境辖区48个社区(村屯)为依托,实施驻村民警与社区(村屯)两委同址办公,整合设置治安网格员,推行社区(村屯)事务“一地通办”机制。自实施以来,累计为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个,涵盖邻里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等多个方面。

  该大队以驻村民警担任治安网格长,同时注重在基层警务工作中发展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警地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以网格为基础设立警民共建责任区,推动党员民警下沉网格,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民警介绍道。

  “张奶奶,水打满了,要是还有啥需要,您尽管跟我说!”年逾八旬的张奶奶是位独居老人,室韦边境派出所的驻村民警和社区志愿者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轮流帮她购买食材、打生活用水。这些贴心举动,让老人的生活安心又温暖。

  室韦边境派出所积极践行服务群众的理念,全力将“警务+服务”关口前移至辖区的4个村屯和社区。自2024年起,民警深入基层,累计走访2800多户次。

  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大队长刘永红介绍,基层边境派出所联合地方党委政府不断完善综合治理机制,从细微之处着手,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治理更具人文关怀。

  在莫尔道嘎边境派出所,一块“智慧大屏”格外引人注目。公安民警借助这块大屏,可实时查看辖区各社区、主要路口等公共区域画面,及时掌握治安动态。

  近年来,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不断探索创新,全力构建现代化智慧警务体系,大力实施基层警务治理提升工程。各边境派出所强化数字化管理,以治安复杂区域和重点路段为重点,以学校、幼儿园、大型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为关键节点,划分巡控网格,开展全时空、全覆盖巡逻防控,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全力奏响边境和谐乐章,持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指数,平安额尔古纳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新格局加速形成,一幅群众安居乐业、边境安宁祥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2025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先锋
   第06版:要闻
   第07版:青春号
   第08版:旗县融媒
以制度之“力”破减负之“题”
“菜单式”培训让党员干部教育更精准
聆听楷模故事
“小修小补”为居民幸福“加码”
银龄先锋践初心
千名党员进党校 多维淬炼强担当
守护农资安全
公共服务更贴心 基层治理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