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党组织需要这样的“领头羊”

  □秦兆华

  “刚毕业的娃娃到咱乡镇来能干点啥?能吃得了苦吗?我们不要行不行?”

  “选调生也挺好的,真能待得住,做营生还真都是一把好手。”

  从对选调生的排斥、拒绝到想方设法争抢,有选调生的镇成了其他镇羡慕的对象,没有选调生的镇领导甚至多次找到县委组织部,抢着要选调生,如今选调生在呼市托克托县可真成了“香饽饽”。

  为进一步加强对选调生的管理和服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选调生,托克托县委组织部把做好选调生工作作为输送培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强基工程”,培养造就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育苗工程”,结合地区实际,创新选调生工作方法,探索建立选调生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努力打造选调生品牌。

  定期培训,让“水土不服”变“入乡随俗”

  选调生走出“象牙塔”就迈进了基层之门,虽然他们有知识、见识广、思路新,但是面对基层各种复杂的问题,往往会出现学无所用、“水土不服”的问题。为帮助选调生迅速度过“过渡期”,尽快融入基层工作,当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头羊”,托克托县委组织部根据选调生在乡镇的不同岗位,分门别类安排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法律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岗位、业务培训,使选调生尽快融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提高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结对帮带,扶上马再送一程

  建立领导教干部、干部教干部的帮带引导机制,组织县、镇、村(社区)三级负责人与选调生“结对子”传帮带,帮助选调生熟练掌握农村工作、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武慧珏是2017年8月招录到托克托县的一名选调生,被分配到新营子镇政府工作,初到工作岗位,她难免有些不适应,镇里领导和同事积极为她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的难题,手把手地教业务,教知识,每次下乡都会把她带上,增强基层工作经验。在组织的关怀和培养,她慢慢地爱上了托县这片热土,写出了《毕业了要来基层吗?》的网评文章,作品反响强烈,被评为共产党员网2018年第二季度优秀作品。现在的她,已经不是初到基层时那个畏首畏尾、懵懵懂懂的“小学妹”,无论干扶贫,还是写材料都是一把好手,已然成为镇里的“业务大拿”。

  亲情关怀,让“领头羊”甩开膀子干出名堂

  “没有选调生经历,没有基层这个大熔炉的历练,没有各级组织的培养,让我当这个校长还真就当不好。”县委党校校长乔海燕如是说。

  只有解除选调生的“后顾之忧”,才能确保选调生留得住、干得好。为了选调生能够扎根基层、安心干事创业,托克托县努力为选调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建立了生活条件落实机制,将需要住宿的选调生安排在镇政府,食宿享受乡镇干部待遇;建立了工作条件督导机制,为每名选调生配备了新的办公桌椅和专用电脑,保证选调生顺利开展工作;建立了亲情联系疏导机制,县、镇各指定一名负责同志与选调生建立“亲情联系”,24小时开通热线电话,解决思想困惑,鼓舞干劲儿,保证选调生身在基层、心系基层、扎根基层。县委组织部干部调配股的张佳节就是选调生中最有名气的“知心哥哥”,选调生们无论在工作中碰了壁还是在生活中碰到坎儿,都会找他诉诉苦,让他帮忙出主意。

  小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既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又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托克托县在干部选拔使用上,敢于突破常规,坚持任人唯贤,不论资排辈。敢于搭梯子,善于给位子,对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选调生,大胆使用。目前,全县在职的17名选调生已有9人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收藏
   第08版:要闻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党建引领是关键 优势互补聚力量
“民警村官”深入一线解民忧
回望烽火岁月 铭记抗战历史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基层党组织需要这样的“领头羊”
接地气的宣讲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