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 曰清、曰慎、曰勤

  【出处】

  (南宋)吕本中《官箴》

  【原典】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释义】

  吕本中(1084—1145年),南宋诗人,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其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关于吕氏《官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故此书多阅历有得之言,可以见诸实事。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曰:‘上尝御书清、慎、勤三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案此三字,吕本中《官箴》中语也。’是数百年后,尚蒙圣天子采择其说,训示百官,则所言中理可知也。……虽篇帙无多,而词简义精,故有官者之龟鉴也。”文中提到的“上”,为康熙皇帝。另据清代史学家赵翼的《陔餘丛考》记载:“各衙署讼堂多书清、慎、勤三字作匾额。”说明“清、慎、勤”业已成为清朝通用的“官箴”。故近代学者梁启超在《新民说》第五节“论公德”中称:“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启悟】

  为官要有官德,所谓官德就是从政的道德。为官者的德行直接影响党风、政风与民风。“清、慎、勤”是历史上流传最广的“官箴”,也是检验官德的重要标准,这一历史智慧在当下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公正廉洁、两袖清风是古往今来历代明君贤臣的从政之要、为官之本。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深知公正廉洁、两袖清风乃是干部之魂。只有将“清、廉”二字常念于心、身体力行,始终心系人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严以修身、严于律己,方能培养浩然之气,守住为官从政之本。

  谨言慎行自古就是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论语·为政》记载,子张向孔子请求官职俸禄的学问,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可见,孔子将谨言慎行看得尤为重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是一种良好的修为。作为党员干部,要慎权、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为人处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多积尺寸之功,把好洁身自好第一关。

  “从政以勤为本,政不勤则百事殆”。古代社会很早就认识到“勤政”的重要性。殷商君主盘庚一再告诫百官,要做到“无戏怠”;西周时期,周公则认为官员们的政绩取决于是否勤快,明确指出要做到“无逸”;《尚书》还指出为政应“克勤无怠”“克勤于邦”。勤于政事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官从政就要修好“勤”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始终牢记为民初心,永葆勤奋之心,倾心倾力做好每一项工作,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

  清者大节,慎者无误,勤则能理。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亦当修好“清”“慎”“勤”,清而不浊、慎而不骄、勤而不惰,做一名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

  (袁宝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特别报道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论道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广告
照抄照搬要不得
绿富同兴让沙海绿色更加动人
规范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 曰清、曰慎、曰勤
为“上门经济”加上安全门
重视“没问题”背后的问题
生命禁区不是猎奇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