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边疆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作模范

  【核心提示】

  ●在边疆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作模范,必须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增强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全方位开放

  ●以“政治三力”为引领推进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工作,要立足战略定位,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

  ●营商环境是畅通双循环不可或缺的“催化器”和“加速器”,要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大气力,抓好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

  □范丽君

  构筑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提出,“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在边疆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作模范。《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指出,要“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提质升级”。新征程上,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牢记嘱托,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和国内区域合作领域,着力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把内蒙古打造成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牢牢把握战略定位

  构建多元开放新格局

  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必然要求。内蒙古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历史上就是“草原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如今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区位优势和开放条件得天独厚。做好开放这篇大文章,内蒙古发展前景可期、前途无量。在边疆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作模范,必须解放思想、登高望远,树立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增强开放意识、发展意识,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谋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全方位开放,切实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

  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和国内区域合作领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摒弃“我不如人”的念头、“发展不能太急了”的想法、“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意识、“没有成方不敢开药”的做法、“看眼前不看长远”的思维、“不讲细节、差不多就行”的心态、“重生产轻经营”的观念,剖析问题,深挖原因,坚决摒弃头脑中不合时宜的想法和观念。要增强“新”的历史主动自觉,抢抓机遇谋划开放新篇章,创新思路孕育新机,担当作为开放新局。要强化“改错就是改革”“理顺和健全体制机制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节约就是增长、就是发展”“深化区域合作也是开放”的理念,保持“敢”的奋进姿态,大力营造改革开放浓厚氛围。要树牢有解思维,敢于放开手脚,勇于担当作为,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打破封闭僵化理念,积极主动对接争跑,奋勇赶超跨越争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砥砺奋进,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促创新,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多元开放新格局。

  提高“政治三力”

  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以“政治三力”为引领推进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工作,要做到一切问题以国家的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的生活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全面对标对表党中央部署,科学精准研判边疆地区在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和重大意义。

  在边疆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作模范,要立足战略定位,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对外开放向中亚、东北亚乃至欧洲和全世界拓展,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定位,错位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和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找准国家战略与内蒙古发展的结合点、契合点,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的联通,积极承接先进产业转移,创新开展招商引资,做好企业服务,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区内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与全国大市场、发达经济区的全面对接、深度融合。加强京蒙全方位协作与合作,扩大完善与毗邻省区和内地省市的合作机制、联系机制,积极吸引首都以及东部发达省区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参与内蒙古开发建设。深挖内蒙古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特色资源,打造可体现北疆文化内涵的特色商品和品牌,为首都提供更多绿色能源和绿色农畜产品,充分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在有效整合利用国内资源要素的同时,依托自身外接俄蒙、口岸较多的比较优势,切实构建形成立足中蒙俄经济走廊、连接亚欧大陆、面向俄蒙乃至欧洲和我国广大腹地双向辐射的开放格局。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边疆地区双循环质效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营商环境是畅通双循环不可或缺的“催化器”和“加速器”。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强大支撑,良好的营商环境可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促进消费的扩大和提档升级。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搭建通道,良好的营商环境可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促进和改善国内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从而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式发展。

  在边疆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作模范,就要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大气力,抓好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各地各部门必须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尊商亲商、安商便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落实落地《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推动先行先试,持续提升对外开放发展的质量。全面落实《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释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完善与周边国家的国际合作机制,深化在科技、金融、食品加工、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朋友圈,为向北开放赢得更大空间、更多机遇,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在解决“酒肉穿肠过”问题上拿出大动作,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要紧紧盯住“卡脖子”的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交通、物流等设施联网、补网、强链,发挥中欧班列过境我区的优势,发展泛口岸经济,推动构建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变“经济通道”为“通道经济”,变“过路经济”为“落地经济”,让开放成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要抓住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机遇,打造全域开放平台。谋划建设面向腹地的重大基础设施、重要枢纽节点和依托口岸的货物集疏中心、资源转化园区,加强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载体建设,推动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生产力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联动采访现场短新闻大赛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锡林郭勒
在边疆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作模范
从多个维度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方位提升城乡融合型社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