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沿黄河逶迤伸展,横跨鄂尔多斯境内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千余年间,由于无节制的放垦开荒,加之干冷多风的气候,使库布其被沙尘侵没,生态环境恶劣。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库布其像一峰弓背瘦腰的骆驼,横卧黄河南岸,在400余公里的河岸线上,延展成1.8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瀚海。
俗语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库布其是我的家乡,自我参加工作后,与库布其沙漠聚少离多,然而,我的“眼耳鼻舌身意”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它。因它昔日的沙尘肆虐、沙丘滚动、沙害严酷,而心生牵挂。沙漠里还有我众多的亲人,还有我的老屋,我的家园,在时刻遭受着沙漠的威胁。那时的库布其,是名副其实的“穷窝窝”。我的心被它揪得紧紧的,须臾不得安宁。自1997年第一条穿沙公路修成以来,库布其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库布其3200多平方公里的绿植,海海漫漫地铺展在金黄的沙海之上,如明眸善睐的少女的眼神那般神韵动人。十多万沙区群众,因治沙播绿而走上了“绿富同兴”的康庄大道。我的心由不安转为欣喜,我的笔触也深入到了这一伟大转变的生动细节,为它的蓝天、绿海、明湖、金沙、光伏、风电交织而成的新时代壮美画卷赋笔而歌。
一
沿着穿沙公路,高空航拍库布其沙海,传说中的黄鳞滚滚无边无垠的沙海隐入了绿光娉婷的浩瀚生机之中,一望无际的绿林和植被覆盖着沙漠,郁郁葱葱的林海在阳光下无限伸展,沙柳、梭梭、肉苁蓉、沙竹、沙枣、胡杨、旱柳、甘草、红柳等沙漠植物地毯似的铺展在沙丘之上。盐海子移民新村,就在这一条穿沙公路的腹地,像一朵白莲花一般安卧于公路之畔,尽享阳光、温暖、明艳的恩泽。搬迁在此安居的牧民们,心里的幸福感像一泓清泉流淌……
1997年的深秋,在穿沙公路修筑过程中,为了让公路北段散居的百余户牧民得到妥善和有效的安置,为施工提供通畅方便的条件,避免牧民散养的牲畜对穿沙公路护路林带的啃食损害,对护路林带嫩苗进行有效保护,杭锦旗政府与亿利资源集团研究决定,实施搬迁移民计划,由亿利资源集团捐资150万元,新建一处移民新村——盐海子移民新村。由此,集中安置了五个大队的100户牧民。新村每户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包括住房、凉房(青贮室)、羊圈、储草窖、菜窖、通电围墙等,并配置了3亩水浇地,安置牧民到盐海子捞盐、倒硝,增加收入,使牧民们能够搬得出、住得好,居有屋、行有业,生活有奔头。
依靠政府的支持和亿利资源集团的力量,成功实践并实施了移民搬迁扶贫这一壮举。从沙海深处搬出的100户牧民,从此拔掉了穷根,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随着纵横500公里的1号到7号穿沙公路的陆续建成伸展,一条条沿路绿化林带也相伴铺展,沿路电、水、网格、飞播等“绿色走廊”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人工生态屏障牢牢锁住了荒沙。之后,亿利在大漠深处陆续实施了沙区禁牧、生态移民与修复工程,让几万农牧民走出沙漠,走向富裕,库布其绿色传奇由梦想变成现实。
二
库布其治沙史是一部实施生态战略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人民治沙英雄的创造史。在30多年的治沙历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治沙英雄。他们为了治沙播绿,放弃了各种外出创业的机会,为了改变家乡穷困面貌,他们义无反顾扛起树苗走入沙海。沙海种树,容易种也容易死。成活了3年的树苗也可能会因自然原因而枯萎。所以,他们与沙害进行反复争夺,不断地种下一棵棵沙柳、柠条、羊柴、花棒……向沙漠宣战,不征服沙漠绝不罢休。
陈宁布,道图嘎查老支书,带头进行治沙种树,为乡亲们树起了榜样,并且挨家挨户进行思想沟通,“咱库布其20世纪50 年代到90年代防沙治沙的事业就从未间断。可是栽树种草40年了,还是让黄沙撵着跑。因为咱不懂科技,荒沙地在咱手里一文不值,但现在经过企业的科学修复,就变得有价值了。树种到你家,路修到你家,受益的还是咱自己。”在老支书的反复劝说下,全村农牧民都加入了治沙种树的队伍,成立了治沙民工联队,绿化沙漠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成活率均在95%以上。
敖特更花,道图嘎查村主任,治沙民工联队队长。自2009年开始承包种树,在库布其沙漠中种树已有20余载,她带领的治沙民工联队,绿化库布其沙漠面积达到3万亩,成活率在95%以上。他们还用杨柴、花棒做禽畜饲料的原材料。这些植物的枝叶富含高蛋白,做饲料可以让牛羊的肉质更好,而且四季生长,具有防风固沙的功效。它们每隔2至3年要平茬复壮,否则会枯死。她还带领治沙民工联队到新疆、西藏等地承包种树1万多亩,并且成立了神湖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办了内蒙古花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希望用自己的绿色梦,染绿更多沙漠。
洪永驱,库布其阿木古龙甘草健康产业园的技术管理员。洪永驱爱唱歌,爱看书,爱种菜。他从24岁开始种菜,在当地早就小有名气。2013年,亿利资源集团建立了阿木古龙产业园,建起100个大棚,开始发展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为主的现代农业。他们特意邀请洪永驱来做技术指导。就这样,洪永驱成为园区的技术管理员。“大棚采用的滴灌技术为降低空气湿度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采用‘高垄栽培’和‘膜下滴水’新技术,让作物均匀地吸收光和热。”洪永驱津津有味地介绍着他的“技术包”。他有句非常有哲理的座右铭:“你懂菜,菜就懂你。菜也有生命,它也会懂你的心思。”
没错,库布其生态治沙本身就是生命与生命交融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和谐融汇的过程。许许多多治沙英雄一起凝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种树固沙,一寸寸绿了沙漠;顺应自然,一天天改变了气候。让自然生命与人类和谐共存,让人类行为不再违背自然之道,保护大自然中的每一寸沙土、每一株小草,以绿色生态的生命观和自然观,来看待一切生命现象和自然界的生物链作用,人类的存在才会更有意义,人类曾经为恶劣环境所付出的代价,才会得到根本改变。世界的一切都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之中,善与恶决定了自然环境是会得到保护或者破坏的两种命运。如能视地球上的万物与人类都是平等的存在,用心呵护万物的生存规律,知天道而存善念,护山水而毓万物,则大自然也会给予人类最慷慨的回馈。
30多年前,库布其还是一片风沙肆虐、寸草不生的荒漠。如今,这里的沙丘披上绿衣,沙漠变良田,产兴业旺,绿富同兴。从甘草到西瓜、西红柿等有机果蔬,再到肉苁蓉、梭梭等中草药,库布其种出一条食品产业链,成为库布其沙漠绿色经济的组成部分。就连广阔的沙漠腹地也变身光伏农场。近年来,库布其每年的降雨量达到310毫米,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沙尘天气减少了95%;绝迹多年的野生动物重现沙漠,生物种类增至1026种,库布其成为京津冀地区风沙防护的“绿色之墙”。
过去,人人都想逃离这片沙漠,如今,大家靠沙脱贫致富;过去,库布其沙漠是死亡之海,如今,这里遍布绿色,充满希望。
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是库布其治理荒漠、摆脱贫困、走向振兴的利器。30多年来,亿利资源集团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用于治沙技术的研发和工程配套,平均每年实施上百个科技攻关项目,寻求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带来生态和民生改善的新路径。通过多年坚持的科技研发,亿利资源集团发明创造了世界领先、简单实用的“微创气流植树法”“风向数据植树法”“甘草平移治沙技术”“种质资源技术”等十大治沙核心技术,大大提高了治沙效率,大大提升了植物成活率,大大减少了治沙投资,治沙技术成为人类治沙的重器,也成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利器。
近年来,亿利资源集团已将这些科学治沙的技术和模式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以及西藏、青海等生态脆弱地区推广和应用。据测算,如果将库布其治沙技术和模式推广应用到我国可治理的沙漠,将创造出2万亿元 GDP 和上百万个工作岗位,可以使2亿多沙区群众走上致富道路,从而实现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轨道。
2020年,为落实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与腾格里沙漠规划了五年种植1亿株治沙护河碳汇林,每年种植2000万株,带动沙区农牧民通过租种植用地和劳务种植增收致富,每年向农牧民和治沙民工联队支付土地和劳务费用1亿元,带动30个治沙民工联队和500多户农牧民增收。迄今为止,该集团已种植碳汇林8000万株,成活率在85%以上。
在碳汇林不断深入拓展的同时,库布其立体生态光伏治沙产业也登上了治沙产业榜首。2018年5月29日,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动工,并于当年12月10日实现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发电。至此,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宣告建成。项目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本地丰富优质资源,形成了“绿富同兴、追风逐日、立体治理、生态种养、循环节水”的产业循环体系,在节能、节水、环保、种养、治沙、增绿、增收、就业等诸多方面实现了整体系统的优化创新。项目累计实施“林光互补”生态修复工程3.6万亩,有效治理沙漠面积6万亩,生态显效周期提升到两年左右,年输出绿电 23.1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7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85万吨、粉尘45万吨。该项目当年荣获中国能源项目创新奖,2021年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是全国首个陆地光伏国优项目,彰显了开拓者的勇气和“领跑者”的风采。
库布其治沙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四次转型迭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风沙肆虐,挤压生存,进而被动治沙;到20世纪90年代穿沙公路兴建后,集中社会力量,依靠科学治沙;到21世纪初的产业化、规模化治沙;再到2012年以来的立体生态光伏治沙,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一个又一个奇迹,形成了具有可推广复制的丰富的治沙经验——库布其模式。在库布其模式推动下,库布其沙漠1/3变成绿洲,十几万沙区民众脱贫致富。
沙海绿洲吹浪去,蒙古马精神亦闪光。在库布其七彩交叠的壮美沙浪中,一条由库布其人智慧与汗水铺就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幸福路,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正在拓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