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过的和想到的

  ◎宋生贵

  2022年疫情期间,近十年几乎从来不开电视机的我家,开始借电视为伴了。这主要是考虑到我的小外孙。我的小外孙当时四岁,与我们同住,天性活泼爱玩儿。于是,打开沉默多年的电视机,找儿童节目看,便成了让他安静下来的方式之一。其中,往往是我陪伴他看,共同打发那无聊的时间。

  当时,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恰好展播20世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经典动画片。我们爷孙俩并坐在沙发上,成为忠实的观众,先后看了《白雪公主》《铁扇公主》《猪八戒吃西瓜》(剪纸动画)《金色海螺》(剪纸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宝莲灯》等。小外孙很喜欢这些动画片,有时看得很投入,或好一阵静坐入神或禁不住开心大笑;有时提出好奇问题和我讨论;有时跑下沙发,模仿动画片中某个形象的动作,在空地处比画几下。我也开心。除了因看到小外孙开心,受他的感染之外,我自己也获得了审美享受,甚至激动了我那已被岁月尘蒙的童趣童心。这些动画片的名字我不陌生,但是之前并未完整地看过几部作品,至于用这样充裕而集中的时间看如此多的动画片,是想都没有想过的。这要感谢我的小外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儿童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成长。我得到了小外孙的“帮助”,因此又回到了童年“重新成长”了一次。

  当然,我们应该共同感谢的是这些经典作品。产生于60多年前,或50多年前的儿童动画,如今看来依然那样吸引人。且依然让人动情,给人以美感,可见其艺术生命力之长青。这些作品,儿童喜欢,年长如我者同样喜欢,足见其魅力之所在。这就是经典。或者说,这才可以称得上经典。其中,这块重要的试金石,则是时间——经得住时间的检验。(顺带一提:当下有的艺术作品,刚刚面世,便自称或被称作“经典之作”,是有悖常识的。)这些经典儿童动画作品,再次使我明白,真正的好的少儿作品,不仅少儿喜欢,成人也喜欢。或者可以这样说,为少儿和成人共同喜欢的少儿作品,方称得上好作品。尤其是在疫情封控这样特别的时期,这些作品能够打动人,以一种愉悦的方式使人心灵得到安顿(即使是暂时的),这使我们由衷地为艺术精品——经典称道。

  看完了少儿频道的上美经典动画片展播,我继续陪伴小外孙看了一些新近制作的动画片,如《猪猪侠》《动物兄弟》《杰力豆》《毛毛镇》《贝肯熊》《小恐龙大冒险》《小猪佩奇》(英语版)等。这些都是多集连续,其风格自然与上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作品大不同。对这些,小外孙爱看,但我能够观察出他的喜爱程度不同。他似乎对《杰力豆》《动物兄弟》和《毛毛镇》更喜爱。这和我的观感,有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我比较喜欢《杰力豆》《小猪佩奇》《毛毛镇》,其他的在我看来有些闹。当时某电视台正在连续播出某部少儿动画片,我的小外孙只看了两集就不愿看了,要我给他找别的看。说实话,我也是勉强陪他看这两集的。在此期间,我们还打开几部类似的动画片(均属多集连续),多半是一集未了,小外孙就不想看了,叫嚷让“换!换!”此类作品有个共同性的特点,就是成人化、说教式,其中还有不同程度的做作与虚假,缺少童真和趣味,不能激活儿童的想象。在我看来,这其实涉及到一个艺术美学问题。艺术可以虚构,或者说需要虚构,但虚构绝不是虚假,不是做作。最关键的是,艺术的虚构须有真诚与真情。童话作品是虚构的,但为儿童、少年所喜爱,甚至看后不忘,其艺术魅力之所在,正是离不开真诚与真情以及艺术形象的生动感人。当然其形式之美也是必要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儿童与理解艺术有相通之处。这主要是因为儿童普遍有一颗艺术的心。或者说儿童的天性是艺术的。用丰子恺先生的话说:“儿童是兴味最旺盛的一种。”在儿童那里,艺术的本真,不是复杂,是单纯;不是功利,是天真;不是刻意而为,是率性生趣。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儿童会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无碍地飞翔。因此,创作少儿艺术作品,首先应明晰并遵循这些。从现实生活状态看,生活在成人的意志里,特别是为成人的认知与功利目的所驱使的儿童(包括少年)是不幸的;从艺术作品看,对儿童生活的成人化表现,往往会显得生硬而缺少趣味。

  我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件小事:某日,在我们小区的小花园里,一位奶奶带着3岁左右的小孙孙(男孩儿)玩跷跷板。小孙孙坐在一面,奶奶在另一面用手按,一起一落地玩儿。玩得开心时,小孙子问:“奶奶,大熊猫和大象压跷跷板,谁厉害?”那位奶奶显然觉得小孩子的问题很可笑。她说:“大象那么大,哪能和熊猫压跷跷板。”我听到这段对话,禁不住心生遗憾:这个孩子的天真与想象力遭遇到了一次打压,甚至是伤害,而且是在奶奶的不经意中发生的。这件小事对我触动不小,也引发我的一些思考。其中,我尤其对“设身处地”4字有了心得更深的领悟,即面对儿童,最好从儿童的角度去想,并尽量恰当地为呵护好孩子们的童心与真趣去做。这点体悟,使我在陪伴我的两个外孙的成长过程中颇为受益。

  教育孩子是件大事,这是我们都明白的。我想特别提到的是,其实“教育”之事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以从点滴开始,其中包括艺术方面的教育与美育。举一首为成人与儿童都熟知的儿歌为例:“拉锯,扯锯/姥姥家唱大戏/请闺女,接女婿/小外孙也要去——“要去,要去,就要去!”

  “要去,要去,就要去!”说明小外孙的兴味正浓。这时,如果有人说:“这是逗你玩儿,姥姥家根本没有唱戏。”岂不让孩子顿然扫兴吗?

  这首儿歌流传很广,也很久,在中国不同地方的几代人的口中吟诵。这儿歌的作者是谁?很可能是带着孩子玩耍的姥姥、奶奶,或者是妈妈,可能是顺口“编出”的作品,却有“天籁”之趣,很传神,也很美。美在自然而然且有互动感,富于生活情趣又合乎儿童特点,诵来朗朗上口,易记,不易忘。从美育的角度看,可以引导儿童对生活的关注和关心,同时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发儿童的想象力。如此育儿,岂不美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漫瀚调音乐剧《同心记》:~~~
~~~——摄影集《惊艳于奇美》序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鄂尔多斯
   第07版:通辽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生态环保
   第12版:收藏
经过的和想到的
黄河岸边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美不仅在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