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这里,看见内蒙古经济脉动

包头盛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铝轮毂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生产。 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赤峰远联钢铁高炉夜景。
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单晶片生产线。 贾荣 摄
“十四五”时期国家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雷盼 摄
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现场。宫伟恩 摄
包头华北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吊装铝合金铸轧卷。 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和林格尔人才创新谷。 (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供图)
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颗粒硅项目投产,工作人员正在巡检设备。
旅游专列行驶在京包铁路乌兰察布境内。夏亮 摄
荣乌高速准格尔黄河特大桥。
赤峰市风电机组群。
内蒙古北科交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测试机器人手臂的性能。李学飞 摄
  □本报记者  高慧

  历史的车轮,沉稳而坚定,不断向前滚动。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站在岁尾,回首向充满挑战、不同寻常的2023年挥手告别。在这一年里,《经济周看》与大家一起见证了全球经济跌宕起伏的历程,也记录了内蒙古经济在复杂多变中的坚韧与前行。

  我们看见,过去一年,内蒙古坚持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懈怠。“三驾马车”中,内蒙古最现实的选择是靠投资带增量、优结构,于是我们全力以赴抓招商,不遗余力抓项目。在《紧起来动起来拼起来 招商引资全速竞跑》《内蒙古缘何成为新能源投资热土?》《推进新型工业化 塑造发展新优势》《内蒙古制造业: 结构优化 前景看好》《卫星上的“内蒙古交通”,亮了!》等深度报道中,我们看见内蒙古正在想方设法把项目布局、产业配套、要素保障等优势集成起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优好项目落地。重点在现代能源经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和区域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骨架、公共服务短板领域抓一些大项目、好项目。

  我们看见,过去一年,内蒙古精准发力抓消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让商业街、步行街、大商场、小商铺都开起来、旺起来,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在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上取得新突破。《旅游业的春天回来了 人气如何聚起来?》揭示推进现代旅游业高品质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自住、自驾、个性化、多样性的当代需求,要求互联网、人工智能、5G通讯和现代金融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链”上发力,激发的动能有多强?》带我们看见,内蒙古正在乘“链”而上,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柱产业“聚链成群”,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

  我们看见,过去一年,内蒙古以攻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是我区的短板,也是决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创新驱动的轮子如何加速转起来?》的深度报道中,看见内蒙古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投入、补短板、搭平台、畅机制、抓攻关、促转化,深入推进“科技兴蒙”,以攻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让创新驱动这个轮子转起来、快起来。

  我们看见,过去一年,内蒙古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以更大气魄扩大开放。《稳定上扬曲线彰显外贸韧性 内蒙古以更大气魄扩大开放》用一条外贸曲线,串联起内蒙古向北开放,扩大外贸“朋友圈”的精彩故事。《十年“长跑”中欧班列行稳致远开放路》带我们看见中欧班列在内蒙古运行10年间,如何为内蒙古向北开放插上新翅膀,为内蒙古在助力国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篇章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2023年的深冬,我们在回望中走向未来。感谢广大读者在过去一年里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即将一起携手跨入满载发展机遇和蓬勃希望的2024年。当下的每个时刻既连接着过去,也辉映着未来,亲爱的读者,愿我们所有的努力付出,都能换来金色的收获,让我们新年再相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加快落实“五大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 理论特刊⑤
   第05版:特刊
   第06版:阿拉善
   第07版:科技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在这里,看见内蒙古经济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