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悠悠老哈河

静静流淌的老哈河 犁夫 摄
  □林子

  老哈河,是西辽河的南源。辽代称“土河”,清朝时称老哈河。蒙古语为老哈木伦。

  生长在老哈河左岸的我,对故乡一直心心念念。初秋,约了几位朋友,用了一周时间,从头到尾实地考察了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老哈河的考察是从源头开始的。

  老哈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的光头山东坡,在宁城县甸子乡七家村流入赤峰境内,由西南向东北流淌,沿途接纳了黑里河、八里罕河、坤头河、锡伯河、阴河、崩河、饮马河等支流,至下游翁牛特旗大兴乡的海流图,汇流了西边流来的西拉木伦河,始称西辽河。河流全长425公里,流域面积2.9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4亿立方米。

  我们随着当地向导,登上了光头山东坡。这里是平泉县北境柳溪满族镇地界,归河北省辽河源自然保护区管理。据《辽史》记载,光头山是契丹族的发源地,契丹始祖奇首可汗曾仙居于此,后骑白马沿老哈河东行,与乘青牛沿西拉木伦河东行的天女可敦相遇于木叶山,生八子,形成契丹八部。后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

  光头山东坡比较平缓,是一片开阔的山地草甸草原,面积约有上万亩,周围群山环绕,森林密布。我推测,相对于周边而言,这个山头植被低矮,树木稀疏,人们称其为光头山。其实,它还有个正式的名字:马盂山。传说,契丹始祖奇首可汗有两件宝贝,即白马和马盂,山名由此而来。早年耶律阿保机在这片草地牧马,故有 “王爷马场”的称谓。后来辽景宗、辽道宗、辽萧太后都曾在这里飞骑逐猎,弯弓射雕。

  在山坡草甸中,我们找到了一口残存的老井。老井看上去年代久远,由乱石砌筑而成,涓涓泉水从石缝中渗出。向导告诉我们:这就是辽河源头。我们仔细察看,老井破败,无人打理,周围别无他物,更没有辽河源头的任何标识。到了山脚下,在多条小溪汇合形成径流处,才看到一块矩形石碑,上刻“辽河源头” 四个大字。这是多年前,辽宁省营口市一些民间人士溯辽河源来到这里,立此存照。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黑里河应是老哈河正源。光头山北麓,为黑里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属茅荆坝天然林区,森林中有天然油松、白桦,有以蒙古栎为代表的针阔混交生态系统,为华北山地面积最大、长势最好、最为集中连片的分布区。老哈河上游最大支流——黑里河发源于此。保护区内山高林密,植被良好,降水丰沛,多年平均降水在700毫米左右,形成丰富的地表水资源,是老哈河上源最重要水源涵养地。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据测算负氧离子含量每平方厘米达2万个以上,已成为周边人们野游休闲的好去处。当年,北宋名臣欧阳修出访辽地,途经这里时挥毫写道:“山深闻唤鹿,林黑自生风。松壑寒逾响,冰溪咽复通。”

  通常“河以山为界,山以河为界。”弄明白河,先要理清楚山。

  从地理上看,赤峰的地形地貌由两山两河组成,即北部大兴安岭横亘,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化的分界;南部燕山山地绵延,燕山支脉七老图山和努鲁儿虎山分置西南、东南两翼,分隔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在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夹角中,由西向东流淌着两条河流,即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两河孕育了红山文化,肇始契丹辽国。赤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华北平原的结合部、过渡带,也是关内通往内蒙古草原和东北的交通要道。

  老哈河流域范围,西自七老图山,东至努鲁儿虎山,北抵白岔山,南为燕山山地。七老图山属燕山西北支脉,由中生代燕山运动形成,为断块中低山,由花岗岩、石英岩等组成。山脉自喀喇沁王府西北之松树岭,迤逦东南走向,为老哈河与滦河流域分水岭。七老图山的地形西高东低,波状倾斜,区域内水流多呈放射状分布,主峰为光头山,海拔1790米。由于河流切割和水系发育,老哈河源头地貌山体破碎,冲蚀沟壑自上而下遍布山体,河谷多呈V字形。

  努鲁儿虎山,系燕山山脉东段北延部分,是赤峰市与朝阳市的界山,绵延于敖汉旗与朝阳市建平县之间。“努鲁儿虎”为蒙古语,意为“脊梁山”,辽时称“冷陉山”,是老哈河与大凌河的分水岭,也是内蒙古高原、冀北山地、辽西山地三大地貌交错地带。位于努鲁儿虎山中部的大黑山保护区,是以草原、森林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的丘陵山地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朝阳市与敖汉旗之间的天然屏障大青山,扼守蒙辽交通要冲,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土匪频繁出没,为害过往行人,被民间称为“断亲山”。

  把视野再展开一些:西北—东南走向的七老图山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犹如燕山山脉向北伸出的双臂,倒八字形呈现于赤峰大地。自古以来,对内拱卫京畿重地,向北控制来自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游牧势力的威胁。静卧于两条山脉之间的老哈河谷地,西连长城、八沟(今河北平泉),东通西辽河、东北平原,正是史上京城通往蒙古和东北的重要通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平冈道”,即从古北口北上滦平、承德、平泉,再到老哈河谷,直达东北。“澶渊之盟”以后,宋辽百年交往交流走的就是这条通道。清朝皇帝东巡祭祖,走的也是这条通道。清王朝在热河(今承德)建避暑山庄,整修热河至盛京(今沈阳)的道路,老哈河谷地是必经之地,遂有了“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之说,可见当时老哈河流域商贸之繁盛。

  走一趟老哈河,才能看到它的全貌。从河源至黑里河口,为老哈河上游河段,长57公里,也称河源区。河水流淌在七老图山区,山高谷深,上游多条支流发源于此。由于河流切割影响,河床深切,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水质清澈,呈明显的幼年期河道特征。黑里河从老哈河左岸汇入,还有一些小支流如八里罕河、北小河、牤牛河等也纷纷加盟,使老哈河家族迅速壮大。

  黑里河至红山水库,为老哈河中游。河流由山区进入黄土丘陵区,河两岸地势开阔,灌溉农业发达,是赤峰市主要产粮区和人口集聚区。老哈河中游有多条支流汇入,最大支流英金河汇入后,老哈河水量大增。英金河是老哈河左岸第一大支流,源于河北省围场县塞罕坝,其上游呈扇形放射状分布,支流有阴河、锡伯河、西路嘎河、召苏河和半支箭河等,形成赤峰西部山区几大流域。英金河干流穿过赤峰市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交通中心之所在。

  红山水库位于老哈河中游干流上,是全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控制流域面积2.4余万平方公里,占老哈河流域总面积的74%。这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1958年开工建设,1960年投入运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是那个年代,完全靠“人海战术”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老哈河在中游蜿蜒流淌了217公里,大开大合,演绎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剧。

  由于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的滋润,这里孕育了中国史前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遗存最先发现于赤峰市郊红山后遗址,故以此命名。红山文化主要集中于老哈河、西拉木伦河为核心的西辽河流域,分布范围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延续时间长达两千年之久,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全盛时期的景象。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标志着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此外,赤峰地区又先后发现了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等。这些文化表明,赤峰不仅是一块早熟的土地,历史文化悠久,其价值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支撑。

  辽中京(位于今宁城县大名镇)就坐落在老哈河畔,辽代中后期,这里不仅成了辽朝的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辽、北宋交往交流的前沿。至今辽中京古城的轮廓依稀可见,经过千年的风雨洗礼,辽代大名塔仍然巍然屹立。

  这里,还有“让乾隆驻足的地方——响水。”公元1743年(清乾隆八年)秋,乾隆帝东巡祭祖,行至翁牛特旗与敖汉旗交界处的老哈河边,猛听得回音相和,响声震天,引来乾隆帝驻足观赏。原来老哈河流经这里,把大漠中的石山劈成峡谷,水流飞泻而下,急速跌进3米多深峡谷中,旋即前行再跌,复又跃出,三次跌入跌出,迸发出雷鸣般巨响,形成大漠中雄壮的瀑布景观。

  “十全老人”爱吟诗,见此雅兴顿起,挥毫写下了长诗《观敖汉瀑布水》,令工匠以满、蒙、汉三种文字刻于老哈河北岸的石崖上。诗中“浩浩万里沙漠塞,乃有瀑水崇岗悬。”之佳句,告诉后人,科尔沁沙地当时已经存在。仔细观察摩崖石刻上的字迹,虽历经200多年风吹雨蚀,字迹仍依稀可辨,汉文居右,19行,满文居中,蒙古文居左,满蒙文共51行,这已成为一处具有价值的人文景观。

  红山水库以下,为老哈河下游。下游没有支流汇入,两岸多为沙质丘陵台地和流动沙丘,河流在科尔沁沙地中穿行。河道由中游宽阔平川进入了宽窄不一的峡谷地带,而且落差比较集中,尤其在红山水库以下35公里处,进入石门子峡谷区。河谷宽70米,两岸岩石陡壁,形同一道石门,故有“石门子”之称。据记载,国家曾于1949年至1954年4次勘查石门子坝址,后因两岸存在大面积流动沙丘、大坝沙丘基底处置难等复杂因素,才将大坝选在红山坝址。

  到了老哈河下游尾端,河谷逐渐展宽,两岸地形也由沙丘台地过渡为沙丘平原,并与西辽河平原连为一体。两岸均为松散的易冲易塌的沙土土质,河宽达2000米。河身宽浅顺直,河床变形迅速,主流分散,摆动不定。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流处,回看两河水流痕迹:汛期断流,已成常态,洪水涌来则大水漫滩,水流含沙量大增,形成游荡性河流;冬春季节,河道无水,便成了风道、沙源。

  行走在老哈河畔,回想着老哈河的前世今生。看来,保持母亲河的健康,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老哈河生态综合治理是关键。

  回看老哈河,历史上它有两次机会与更宽广的历史潮流交汇,一次是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一次是契丹辽国的兴亡。这条古老的河流同人类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久远的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视界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公益广告
悠悠老哈河
好事近·敕勒川草原
古镇的生长
内蒙古纪行四首
梦中的蒙古马
草木摇落露为霜
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