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孩子40多岁
1986年的一天,在家乡供销社工作的张雨霄听到了一个消息——位于山东烟台福山区的SOS儿童村在招“爱心妈妈”。而所谓SOS儿童村,就是以家庭形式抚养孤儿,每个家庭由7~9名14岁以下不同性别的孤儿和一名妈妈组成,妈妈与孩子们吃住生活在一起,并负责这些孩子的抚养和教育。
这一年张雨霄30岁,当她告诉家人自己想成为爱心妈妈时,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尽管如此,张雨霄还是来到了烟台SOS儿童村,成为这里最早一批爱心妈妈中的一员,也成了几个孩子的母亲。
作为一位未婚女性,照顾孩子的工作对她而言颇为陌生。于是,张雨霄跟着儿童村里组织的培训学习如何当妈妈,也跟村里的其他新手妈妈们互相学习,自己也经常看相关的书籍。
儿童村里,每个妈妈要带七八个孩子,他们大多在5~14岁之间,父母双亡,身体健康且有户籍,但亲戚没有能力帮忙抚养。与一般的家庭不同,这里的家庭都是大家庭,妈妈负责孩子的一切事务。从早上起床开始,张雨霄就忙着给孩子们做饭、洗衣、买菜,晚上时,她要给孩子们洗澡、安顿他们睡下。这样的生活,张雨霄已重复了31年。
31年里,张雨霄共抚养了25个孩子,最大的现在已经40多岁,而最小的才4岁。这些孩子中,有的已成家立业,有的在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
一周得跑三四趟学校
当一名爱心妈妈并非易事,困难的时候,张雨霄也哭过,而第一次哭是因为大儿子张建成生病。当时,张建成在雪夜小腿疼,没来得及多想,张雨霄背起儿子就往医院跑,一夜没合眼,正是这次经历,让她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当母亲的不容易。
后来,张建成当了兵,在1998年抗洪抢险中,因表现突出被授予“抗洪勇士”的称号。但当别人为张雨霄有个英雄儿子喝彩的时候,张雨霄却没有那么高兴,她知道儿子在抗洪中曾被冲进漩涡,这一幕让她只觉得心疼。
在儿童村里,有配套的幼儿园,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近入读社会上的学校。由于家里的孩子多、年龄跨度大,上幼儿园到高中的孩子都有。一有事儿,孩子的老师就往家里打电话,忙的时候,张雨霄一周得跑三四趟学校,有时还帮已经成家的儿子送孙子上幼儿园。但对于现在的张雨霄来说,这些都已轻车熟路,早已不是问题。
与一般家庭无异
在张雨霄眼里,儿童村里的孩子和一般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调皮闹腾,需要操心的事也很多。但家庭生活中的乐趣也不少,比如张雨霄的家里经常出现“抢遥控器”的戏码,喜欢看新闻节目的她常和喜欢看动画片的儿子争来抢去。
虽然彼此之间并无血缘关系,但在这个家里,不同年龄的孩子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孩子们也把张雨霄当成亲生母亲对待。当长大成人的孩子离开儿童村后,逢年过节也经常回来看望母亲和弟弟妹妹们。“今年国庆,大儿子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回来看我,孩子们找了对象也会带回来给我看,我的一个女儿出国留学的时候,找了美国男友,婚礼也是回儿童村办的中式婚礼。”张雨霄觉得,除了没有血缘,这里的家庭关系与一般家庭无异。
而这种“人为建立起”的亲情,也延续到了张雨霄的原生家庭。原本反对她当爱心妈妈的姐姐和弟弟也慢慢转变了想法,把这些孩子们当成亲外甥,一有好东西就往儿童村的家里送,儿童村里的孩子结婚,他们都会来参加婚礼。
今年张雨霄已经61岁了,她不后悔当年不结婚的决定,到了退休的年龄也没有退休的打算。她已经决定,只要身体健康,会一直留在儿童村,继续为孩子们服务。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