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代引水“神器”

  新疆坎儿井、陕西郑国渠、四川都江堰……一些有着千年历史的古代灌溉工程至今还在发挥作用。日前,国际灌排委员会发布了2017年度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中国申报的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和福建黄鞠灌溉工程3个项目全部入选。

  “几乎所有入选的灌溉遗产工程,都在其引水工程设计和建造上有独到之处。”中国水科院总工、国际灌排委员会原主席高占义11月2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宁夏引黄古灌区

  宁夏引黄古灌区于汉武帝时期已初步形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无坝引水一直是宁夏引黄灌渠的主要的渠首形式,汉代称之为“激河之法”。高占义解释道,无坝引水是自渠首下游侧起在河中向上游抛石修一道引水长堤(古称“引水湃”),将河水导入渠首。引水堤向上游延伸,堤顶略高于渠道进水所需水位,从而水小时,河水能进去渠道;水大时,超过渠道进水所需的水量漫过导流堤回到河道中,可有效避免洪水对渠首和渠道的破坏。在高占义看来,相比较拦坝取水,无坝引水对河道生态的影响更小。宁夏引黄古灌区因地制宜、低影响开发的工程理念,在当代仍值得借鉴。

  陕西汉中三堰

  汉中三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包括五门堰、杨填堰、山河堰,是汉中盆地灌溉农业发展史上的代表性工程。汉中三堰始建于汉代,低坝引水是其工程结构特点之一。汉中三堰利用汉江支流丰富的水资源,在河道上建拦河低坝将河流水位抬高,经引水口把水输入干渠,再通过分水闸及下级渠道送水至农田。汛期进入渠道的洪水以及灌溉尾水,则通过渠道上退水闸回归江河。

  “根据经验确定的渠首拦河堰的高程,一方面使引水量足够多,能够满足灌区用水量需求;另一方面汛期又能够使大量洪水通过溢流下泄至下游河道,使进入灌溉渠系的水量不致太多而威胁到渠系安全。以最少的工程设施和管理,满足了引水灌溉和防洪安全水量的多重目标。” 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助理李云鹏说道。在他看来,汉中三堰的科技价值主要体现在工程规划、传统堰坝工程结构和灌溉管理制度。

  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黄鞠灌溉工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是中国东南地区代表性的乡村宗族灌溉工程,最晚在12世纪已形成相对完备的引水灌溉工程体系。黄鞠灌溉工程包括霍童溪右岸的龙腰渠系和左岸的琵琶洞渠系,干渠总长约10公里,目前灌溉面积两万余亩。李云鹏认为,龙腰渠和琵琶洞灌溉工程体系的布局能够充分把握江河和两岸地形特点,将村庄聚落规划和灌溉工程系统结合,通过有坝引水、渠系科学布置和湖塘调蓄,兼顾了灌溉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和水力加工的多重效益。

  为了穿山引水,在12世纪时仍不得不使用原始的施工技术“火烧水激凿石工法”,在坚硬的黄岗岩山体上开凿了总长百余米的引水隧道。

  所谓“火烧水激”,就是先用火烧热岩石,再将凉水浇到岩石上,利用“热胀冷缩”原理,让岩石酥裂。“由于地震破坏,部分引水隧洞已坍塌,但仍保留琵琶洞部分渠段的完整形态,洞宽约1米、高约2.5米,洞顶为卵圆形,结构稳固,穿山隧洞与出山后的明渠共同引水,灌溉万亩良田。”李云鹏说道。 (据《科技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内蒙古·关注
   第05版:内蒙古·故事
   第06版:市井
   第07版:中国·视点
   第08版:声音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世界·综合/广告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文学速读
   第14版:汇生活
   第15版:钩沉
   第16版:劲爆体坛
李存龙:动员群众参加抗日
古代引水“神器”
更正声明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