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春节前,多地曝出老年人被骗的消息。在一些保健品公司和收藏品公司的内部,“如何获得老人信任”“研究老人的心理”竟然成为上岗培训课程。推销员通过口头亲切称呼甚至认干亲等“温情攻势”打动老人,有的甚至直接管老人叫“爸”“妈”,取得信任后进而行骗。
越来越多信息表明,针对老年人的骗局“遍地开花”,相关骗术也变得越发“缜密”。从某种意义上说,针对老年人的骗术,已成了一种专门性的“学问”,行骗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并将之标准化、普及化。
当一套与老年人打交道、做推销的“学问”不断被提炼、被传播、被移植,那么类似的骗局在不同行业被频频复制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些年来,会形成层出不穷新骗术共同“围猎”老人的局面。
反思老年人易骗,人们往往习惯于将原因归结于老人的空虚寂寞,归结于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那股冲动倔强。这种种归因逻辑当然不无道理,可在此之前,我们似乎更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做得足够多、足够好,是不是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来创造有利于防骗反骗的社会环境?也许,真的不是老人钱多人傻,而是骗子们太过狡猾。正如案例中所披露的,行骗者已然形成了高度组织化的行动团体,并且“精研业务”、彼此呼应。这究竟要老人们如何设防?
游离的、个体的、空巢独居的老人们,不会是有备而来行骗者的对手。明乎此,我们更应明确一点:过度责难老年人天真易骗毫无意义,真正重要的是,拿出足够的耐心与投入,来优化公共执法方式和公共制度防线,以此来回应“骗术的围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