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后的守望:1个学校4名师生

  举行升国旗仪式
  黄文斌翻看老照片
  毕玉良指导学生做作业
  课间活动
  文·摄影/本报记者  张巧珍

  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城关镇杨家窑村,有一所有着60多年历史的学校——杨家窑中心学校。曾经,这所学校是十里八村规模最大的学校,生源最多时达到350人之多。从2012年起,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杨家窑中心学校生源越来越少,如今仅剩下2名学生。在不足50平方米的教室里,1张课桌,2把椅子,59岁的黄文斌和毕玉良,给13岁的苏海峰上完四年级的数学后,再给16岁的苏海霞讲语文……师生4人成了这所乡村小学里最后的守望者。

  意外的造访

  6月5日7时30分,记者从清水河县城出发,沿着坑坑洼洼、蜿蜒曲折的林荫小道来到10公里之外的杨家窑。穿过一片村庄和农田,杨家窑中心学校映入眼帘,周围林草繁茂,鸟儿啾啾,一条水泥路从学校门口延伸至教室门前。教室共两排,除了最左边的一间教室,其他教室的门都上着锁。琅琅读书声从最左边这间教室中传出:“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观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透过窗户望进去,不足50平方米的教室中,只有1张1米多长的大课桌,2把椅子摆成一排,桌前坐着2名学生,他们正在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摇头晃脑地朗读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桌后,2名教师正慈爱地望着学生。在他们身后,挂着列宁头像和褪了色的名人名言,以及大幅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和内蒙古地图,旁边贴着1张已经卷了边的乘法口诀表,教室一角还放着1台电子琴,用1面红色的绸布盖着,绸布上落满了灰尘。他们4个人就是这所学校里全部的老师和学生。

  对于记者的造访,校长黄文斌和老师毕玉良显得很意外。黄文斌对记者说:“这两年,村里的娃娃们都去县城上学了,就剩下这俩孩子,成了杨家窑中心学校最后2名学生。”

  坚守37年的校长

  铃声响起,到了课间活动的时间。13岁的苏海峰和16岁的苏海霞端端正正的站在操场上,黄文斌手里拿着巴掌大的录音机,随着国歌从小小的录音机里传来,苏海峰开始升国旗,苏海霞向国旗行注目礼,2位老师和2名学生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唱起了国歌,庄严而肃穆。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4个人伫立良久,背影在空旷的校园里显得孤寂而落寞。

  黄文斌个子不高,黝黑的脸膛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双手粗糙而宽厚,上面布满了一个又一个的老茧。黄文斌说,他就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1981年回到了杨家窑中心学校任教,一待就是37年。他见证了学校生源的日渐流失,见证了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独剩老人留守的岁月。黄文斌的家在清水河县城关镇石湾子,距离学校不到1公里,从家到学校要经过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为了方便教书,黄文斌和妻子前几年搬进了学校的宿舍。

  “一辈子都在村里教书。学校生源最多的时候,初中有170多人,小学180多人,如今只剩下2个人。”黄文斌对记者说,大家都想着走出去,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条件去县城或者市里读书,总要有人留下来去教书。

  身兼数职的老师

  在老师的办公室墙上,张贴着1张课程表。记者看到,虽然只有2个学生,课程设置丝毫没有敷衍了事,从语文、数学、品德到美术、科学、体育等,排得满满当当,每个学生都有六七门课程。黄文斌和毕玉良身兼数职,既是语文老师也是数学老师,同时兼顾美术、音乐等教学。

  “2015年,学校翻新了校舍,教学设备也逐步完善了,但是学生却越来越少了。”毕玉良的眼神黯淡了下去。毕玉良家在距离学校5公里之外的潘山沟,1辆老旧的摩托车是他唯一的交通工具,无论严寒酷暑,从未迟到早退过。冬天赶上下大雪,不能骑摩托,他就踏着雪深一脚浅一脚步行到学校为学生上课。“即使只有2个学生,我们也要认真负责啊,马虎不得。”毕玉良说。

  虽然只有师生4人,课间生活也依然丰富多彩。体育课上,黄文斌和毕玉良会陪着姐弟俩一起玩跳绳、打乒乓球、踢毽子。兴致来时,“半路出家”的黄文斌还会为姐弟俩弹奏电子琴,吹笛子,看到姐弟俩玩得乐不可支,两位年近六旬的老教师也开心地笑了。

  不轻言放弃

  37年来,黄文斌多次放弃进县城任教的机会,一直守着杨家窑中心学校的三尺讲台。他说:“只要学校还有一个学生,我就不能放弃。”如今,黄文斌以前的很多同事或跳槽或升职,都在县城置了房买了车,唯有他依旧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很多人都说他傻,黄文斌笑着说:“我的财富就是学生啊,你看我教过的娃们,有的去了北大,有的考上了清华,桃李满天下哩!”

  在采访间隙,记者巧遇清水河县委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兼韭菜庄乡座峰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建英,他刚刚下乡扶贫路过杨家窑中心学校。“学校广播站的录音机还在啊”“看,这张合影是我带的毕业班”……王建英看着学校的一草一木不禁湿了眼眶。原来,2001~2006年,王建英曾经在这所学校任教,这也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那时候学校人多,老师也多,我们晚上住校的老师还相约一起‘打拼伙’(方言:凑份子吃饭),一点也不孤单,”王建英沉浸在回忆中,“没想到现在只剩下两个学生了。”

  黄文斌接过话茬子感慨道:“是啊,上个世纪90年代,清水河县的小学有200多所,如今仅剩下12所了。”

  何去何从?

  苏海霞和苏海峰是姐弟俩,看上去身体很单薄,比同龄的孩子更加瘦小。他们的妈妈在苏海峰3岁的时候便离家出走了,姐弟俩一直跟着父亲生活。

  中午放学,姐弟俩结伴回家。苏海霞不爱说话,弟弟苏海峰则一点不怯生。记者跟随姐弟俩沿着盘山小路进入村里,绕过戏台前面1棵古榆树,在山坡上最后一排房屋,苏海峰指着几间低矮的窑洞对记者说:“到了,这就是我家,家里有狗,我去拦着,你再进屋。”走进大门,通过一条逼仄的小路,记者快速闪进家里,家里光线很暗,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里间的炕上铺着纸箱子,堆满了杂物,这是一家人每晚睡觉的地方。

  苏海霞拿着一个篮筐出门去拾柴,开始准备午饭。由于小小年纪就经常干活,她的手上皴裂开一道一道的口子,关节显得很大。苏海峰告诉记者,父亲白天一般都在地里劳动,平时家里洗衣做饭全靠姐姐操持。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只要不让他们失学,干点活不算啥。这两年,政府和社会很多好心人也给他们捐助了不少生活物资,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眼下我们马上面临退休,没有年轻的老师接班,学校可能就要关闭,可是这俩娃咋办?去县城读书,以他们家的条件肯定是供不起的。”想到姐弟俩今后的生活,黄文斌有些犯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新报热线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新报调查
   第07版:要闻
   第08版: 声音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广告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健康
   第14版:激情世界杯
   第15版:激情世界杯
   第16版:广告
最后的守望:1个学校4名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