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3日举行的开工仪式上获悉,本次修缮范围占地面积约770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40平方米。根据养心殿区域现状和保护计划,修缮内容包括遵义门内的养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坞等13座文物建筑及其附属的琉璃门、木照壁等。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项目目标是既要减少对古建筑不必要的扰动,又要保持该建筑完整和健康的状态;既要满足对外开放的要求,又要使建筑的历史性、真实性得到充分体现。故宫博物院力求通过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尝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管理与技艺传承之路。
单霁翔表示,清王朝有多位皇帝将养心殿当作寝宫,过一段时间木结构大殿就需要岁修,墙壁上、瓦面上都可能留下历史痕迹,养心殿已经百余年没有大修过了,而上一次保养也已经是35年前。本次修缮过程中,在保证古建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读懂这些历史信息,并将其保留下来。
单霁翔透露,到2020年6月30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修缮工程将完工,届时将作为故宫600岁生日的“贺礼”,向观众展示开放。“到时,养心殿的开放面积将从曾经的30%扩大至80%,甚至90%。”单霁翔展望养心殿再度开放时的情景:那时,观众不用再隔窗相望,而是走进这座清代皇帝使用时间最长的理政场所,回顾清末垂帘听政、宣统发布退位诏书的历史瞬间。
■资料
养心殿历史沿革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六月。万历二十二年曾修葺。
清初沿用明代养心殿,顺治朝曾作为皇帝的寝宫之一。康熙朝以后,养心殿的功能有了变化,康熙初年于此设养心殿造办处。康熙三十年,造办处始迁往慈宁宫南面之茶饭房,康熙四十七年全部迁出。养心殿还曾作为皇帝日常学习、接见臣工的场所,御膳房曾设于此处。
自雍正元年起,养心殿成为了皇帝的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取代内廷乾清宫的地位,成为清代宫廷政治活动的中心,见证了清代历次内政外交、帝王崩逝、权力易主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据新华社、《北京晚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