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尺讲台 一生所爱

  李世相
  刘俊梅
  刘冬梅
  刘志芳
  赵欣欣
  文·摄影/本报记者  王树天  马丽侠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教师,他们把青春奉献给菁菁校园,用知识浇灌理想的花朵,三尺讲台之上,记录了他们无怨无悔的青春。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记者走访了从“50后”到“90后”的5代教师,倾听他们跨越半个世纪的动人故事。

  “50后”李世相:前半生积累 后半生燃烧

  年龄:61岁

  教龄:24年

  学校:内蒙古艺术学院

  已经参加工作43年的李世相老师是我区知名作曲家,也是内蒙古艺术学院德高望重的作曲专业老师。9月7日,记者见到了年过六旬的李世相老师,他看上去精力非常充沛。

  “我可不是科班出身,我用了19年来积累自己。”李世相告诉记者,他出生在兴安盟科右前旗,18岁时成为当地的一名乌兰牧骑队员,从事弦乐器演奏、创编曲目、策划节目等工作;27岁时进入兴安盟歌舞团,一干就是10年。这10年间,他不但从事创编工作,还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

  “那个年代的艺术院校重视实践和经验,而作曲专业在音乐领域又属于比较难出彩的,恰巧我在作曲的路上已经走了19年,有了点小名气,所以学校就请我来当作曲专业的老师给学生授课。正是因为19年的经验积累,所以在教学生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在李世相看来,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更像是朋友,又加上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即使学生毕业了,也会回来请教他专业问题,他也会经常和一些学生请教新的专业知识,互相学习。所以,艺术类教师和学生可以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作为一名执教24年的作曲专业老师,每年都会有“白+黑”“5+2”的时段,每逢音乐节、学生开音乐会时,李世相老师总是会帮助学生们策划和准备,整个音乐节、音乐会下来,他是身心俱疲,但看到学生们成功的表现,他又特别高兴。

  每年的教师节,学生们都会向他表达祝福和感谢,这让李世相老师感受到温暖和欣慰,也让他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前半生我用来积累充实自己,后半生在学校燃烧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李世相感叹道。

  “60后”刘俊梅:与“农村中学”共成长

  年龄:50岁

  教龄:29年

  学校: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学

  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学是赛罕区建校最早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坐落于白塔脚下的白塔村,人们习惯称其为“农村中学”。今年50岁的刘俊梅和这所“农村中学”相伴了30多年,可以说是与学校共成长,见证着学校的辉煌、低谷和再发展。

  “我就是在这个学校毕业的,所以在我参加工作后选择回到母校教书,继续与母校相伴,为她的发展出一份力。”刘俊梅对自己的母校有着一种难舍的情怀,她喜欢校园的学习生活氛围,更喜欢朝气蓬勃的同学们。她告诉记者,她上学的时候,学校还是平房,硬件设施不好,但是那个时候学生的数量多,学习热情也高,师资很好,有毕业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的老师授课,算是学校的辉煌时期。那个时候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成绩相当优异。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学校周围的村镇人员变少,生源也跟着少了起来,学校经历了低谷时期。当时在面临兄弟院校被拆除的压力下,学校力排万难坚持办学,最终有了起色。目前,全校拥有学生1500多名。

  “学校的经历就是我的经历,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刘俊梅从来没有想过要调换工作另谋发展。如今,学校大变样了,全新的教学楼和配套硬件设施,学校也很重视师资建设,经常派老师去其他地区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技能。

  执教29年的刘俊梅送走了9届毕业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每当有毕业生回来看望她时,她总是感慨万分,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骄傲。

  “70后”刘冬梅:身教胜于言传

  年龄:40岁

  教龄:19年

  学校: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察哈尔校区

  9月7日,星期五,临近放学,担任初三(8)班班主任的刘冬梅老师像往常一样,给学生们开起了班会。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书育人,育人应该放在第一位。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也是习惯养成的时期,他们会看、会模仿,所以学生周围的环境很重要,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同时也要严厉一点。”刘冬梅老师认为,身教胜于言传。

  刘冬梅老师的妈妈和姑姑都是老师,从小受家庭熏陶的刘冬梅却没有因此而爱上教师这份职业,因为她看到更多的是当老师的辛苦。一开始她是抵触教师这个职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教出的学生长大成人,他们纷纷来探望母亲,这一幕幕让刘冬梅感受到了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从此她选择了母亲走过的路,成为一名老师。

  执教19年来,刘冬梅对教书有了更进一步的感受和认识。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对工作必须有热情和职业责任感,只有自己喜欢教师这份工作,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其次是专业素质要过硬,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让学生对你的专业素质信服。

  “80后”刘志芳:三束康乃馨的故事

  年龄:36岁

  教龄:17年

  学校:锡林南路小学

  2001年,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刘志芳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学校,实现了当一名老师的梦想。虽然学校偏远落后、条件艰苦,但她还是很满足,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她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深爱上了自己的职业。

  2006年9月,刚被调到锡林南路小学的刘志芳接任四年级(2)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班上有一名同学叫嘉嘉,第一次单元测验就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卷子答得密密麻麻,判完后却几乎全是叉叉。刘志芳惊讶,怎么会有成绩如此差的学生?“刘老师,孩子天生记忆力较差,到现在连一首古诗都背不下来……给您添麻烦了。”嘉嘉妈妈在卷子上的留言让刘志芳了解到了嘉嘉的困难,暗暗留心起来。

  学校组织足球比赛,练球时,刘老师发现,嘉嘉的足球踢得很好,有个学生提议选他为足球队长。嘉嘉当时猛地一惊,抬起头茫然四顾,继而又把头埋得很深。班里的孩子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刘老师说,“我也认为嘉嘉比较合适,我相信他”。嘉嘉又抬起头,第一次认真地望着老师。第二天早晨,刘老师发现办公室桌上放着一束康乃馨,中间夹着小卡片,歪歪扭扭地写着:老师,小学四年了,第一次当干部,感觉真好,谢谢您!”刘老师发现,从那天开始,嘉嘉开始抬头听讲了,眼睛里泛着光亮。

  又是一年教师节,嘉嘉出现在刘志芳的办公室门口,手里捧着一束康乃馨,结结巴巴地说:“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我……我会……学习的”。以前的嘉嘉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从那以后,嘉嘉学习很用功。毕业考试时,嘉嘉奇迹般地考了78分。

  记得2009年教师节,刘老师在校门口看到嘉嘉,嘉嘉把手里一束鲜艳的康乃馨送给刘老师,并认真地说:“老师,节日快乐,谢谢您给了我快乐和自信,给了我重新起跑的勇气和动力”。

  在刘志芳看来,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真正的好老师,在拥有学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有一颗博爱的心。

  “90后”赵欣欣: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

  年龄:27岁

  教龄:1年

  学校:内蒙古党委机关幼儿园

  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习声乐表演,而后到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做演员,在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前,“90后”姑娘赵欣欣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可是,爷爷、父母都是老师的赵欣欣,还是认为老师这份职业更适合自己。

  2017年6月,刚刚从文工团退役的赵欣欣顺利考进内蒙古党委机关幼儿园。11月,经过系统培训的赵欣欣开始带班,最先给她带的是大班。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叫伟伟的孩子,最初赵欣欣觉得他特别淘气,喜欢和老师逆着来,说话像个小大人。一次,户外活动完成后,赵欣欣要孩子们回去吃饭,但伟伟带着两个小朋友拒绝回来。正在发愁时,赵欣欣想到自己刚才排练的时候把腿磕了一下,就哄伟伟说:“伟伟,老师腿疼,快扶老师回班。”本以为伟伟会继续说“我不”,谁知伟伟就像大人一样扶着她回班。回到班里,赵欣欣正在写记录,就见伟伟端来一杯水,拍了她一下说:“老师,喝点水。”赵欣欣没想到,班里最不听话、最喜欢反对她的伟伟,有这样的一面。

  “这件事让我彻底反思了自己,每个孩子可能都不是表面看到的样子,逆反的孩子另一面可能是爱心和同情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赵欣欣告诉记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壮美黄河行
   第06版:新报热线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声音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公益广告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文学速读
   第14版:健康
   第15版:钩沉/广告
   第16版:劲爆体坛
三尺讲台 一生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