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泉街社区:邻里和谐互助情

  社区文艺队队员在展示民族服饰
  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张文强

  10月1日上午10点,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民和花园,悦耳的鼓乐声响起,伴随着悠扬动听的旋律,10多位社区大妈身着艳丽的演出服装翩翩起舞。

  “演出开始了,赶紧去看看。”这个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的国庆节专场文艺演出一时间吸引了小区上百群众,小区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表演节目的都是社区居民,他们中大多是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清泉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武荷香说,今年国庆节文艺演出的主题就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共庆佳节感党恩”,为了突出节日气氛,居委会还特别策划了挂国旗节目。

  “元宵节滚汤圆、端午节包粽子、国庆节挂国旗……每逢重要时节,我们都要组织一些节日文化活动。”在节假日开展文化活动已然成为清泉街社区多年来的一个传统,而这些文化活动也成为社区各族群众展现自我风采的大舞台。

  清泉街社区虽然辖区面积只有0.36平方公里,但这里居住着228户蒙古族、藏族、回族、满族、朝鲜族、维吾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832名少数民族群众,约占辖区总人口的10%。根据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的特点,居委会组织社区群众先后成立额吉舞蹈队、合唱团、模特队等6支文体团队。

  多年来,利用社区文化活动,清泉街社区将民族工作自然地融入到了和谐社区的创建之中,也融入到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但为社区各民族群众间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交往的平台,也为社区群众营造了一个和谐友好、欢乐祥和的宜居氛围。

  “社区对少数民族群众特别好,谁家有困难尽量给解决,大家感觉非常幸福。”66岁的朝鲜族老人金福姬深有感触地说。

  清泉街社区坚持把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纳入到整个社区民生服务范畴,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指数。

  由于生活困难,学费成了蒙古族居民于洪彪供儿子上大学的一大难题。无奈之下,他向居委会寻求帮助。居委会立即与玉泉区工会、红十字会联系,为其筹得5000元学费。蒙古族居民姚志敏由于车祸下肢瘫痪,居委会不仅为他申请了低保,还帮助他上大学的女儿申请了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金……近几年,清泉街社区先后为符合条件的16名少数民族居民申请了低保、为53户少数民族家庭申请了公租房。

  “群众的事都是大事。”在武荷香看来,处理好邻里街坊之间的日常生活小事,就是维护整个社区安定团结的大事。居委会解决的事情虽然大多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只要有居民过来寻求帮助,就一定要认真对待,决不能推诿,上午能解决的事绝不推在下午。事情不在大小,在于你是否热情、能否积极对待。“让他们着急来、高兴回,竭力让群众满意。”

  和谐友好的社区环境也激发了社区各族群众团结友好、互帮互助的热情。

  98岁的离休老党员李清泉,个人生活极为俭朴,身上的衣服旧了、破了也舍不得换,但只要听说哪家的孩子上学有困难时,他就会伸出援助之手。

  今年“六一”儿童节,老人为少数民族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宝鲁德和他的双胞胎兄弟以及其他8名贫困学生每人资助300元。今年9月,当得知小区蒙古族学生云思敏以643分的好成绩考上了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系,但因父亲去世、仅靠母亲微薄的打工收入无力支付学费时,老人立即拿出2000元帮助她。自2013年搬进民和花园以来,李清泉老人每年至少捐赠4000元帮助困难学生上学。

  多年来的民族团结创建、和谐社区创建,让这个曾经面临贫困人口多、流动人口多、残疾人多、下岗职工多等诸多难题的老旧社区焕发出新风采,变成了令居民满意、环境优美、各民族间和谐相处的幸福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清泉街社区也成了享誉区内外的“明星”社区,近年来累计接待前来参观、学习取经的区内外社区多达1000多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热线/市井
   第05版:特别报道/专题
   第06版:内蒙古·摄影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声音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拍客
   第14版:健康
   第15版:都市心情
   第16版:劲爆体坛
清泉街社区:邻里和谐互助情
河套酒业 中国白酒智慧酿造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