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举全力摘掉“国贫帽”

——察右后旗脱贫攻坚纪实
  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孙亚辉  刘  江  张俊在  胡  芳  皇甫美鲜

  歌里唱的好日子,王焕梨终于等来了。

  王焕梨在察右后旗大西沟村住了大半辈子。地薄、路烂、房破,老伴儿患有脑梗塞,日子过得紧巴巴。旗里的脱贫攻坚战,帮老两口打了一场翻身仗:吃上了低保,住进了幸福院,领到了分红,拥有了家庭医生。

  日子有了盼头,王焕梨扛上锄头,钻进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到月底,兜里就能揣上一沓新钞票。这口憋了多年的“穷”气,算是吐出来了。

  王焕梨家的情况,在察右后旗并非个例。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占45.5%,老弱病残和缺乏产业支撑是致贫主因。

  如何摘掉“贫穷帽”?“以精准识别为前提,以解决住房安全为根本,以稳定群众增收为核心,以减轻刚性负担为底线”,旗委书记纪全富带领各级干部,开出了符合旗情的脱贫方子。

  打攻坚战  啃硬骨头——要派最能打的人

  2016年,刘龑来到丰裕村,当起了村主任助理。父亲闻之大怒:“放着财政局干部不当,到农村能搞出个啥名堂?”村民们更是一脸不屑:“毛头小子,能干成个啥?”

  初生牛犊不怕虎。刘龑夹上铺盖卷、带着三分犟劲儿,扎进了丰裕村,“非要干出个样子来不可!”

  3年过去了,丰裕村实现了农丰、户裕、村庄美,刘龑自己也与村庄共成长,被提拔为大六号镇党委组织委员。“丰裕村为啥能早走半步?是驻村工作队把心血和智慧投在了这片土地上。”刘龑道出了驻村帮扶的要诀。

  察右后旗是国家级贫困旗县、自治区深度贫困旗,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如今,察右后旗选派了425名干部,对全旗87个嘎查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如何选派、管理驻村队伍,既强化监督,又能激发其干事创业热情?察右后旗制定出台了《关于强化脱贫攻坚督查考核结果运用的通知》《察右后旗驻嘎查村干部管理办法》,把督查结果运用与干部使用、绩效工资挂钩,考核和考察干部“先考扶贫”。

  “对敢于担当、冲锋陷阵、实绩突出的干部,要旗帜鲜明地表彰奖励、提拔重用。”旗委书记纪全富说。2017年以来,全旗提拔使用脱贫一线实绩突出干部50余名。在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成为鲜明导向。

  与此同时,旗里严管实督,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缓慢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就在今年5月,旗纪委监委实地暗访驻村工作队,督查到岗入住情况,5个单位和7名第一书记受到通报批评。

  “令奉上级再下乡,初心牢记访寒窗。帮扶有力一年变,犊哞羔咩保育忙。”一位基层干部发在朋友圈的小诗,记录了察右后旗驻村干部的付出和收获。经过全旗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察右后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66个重点贫困村,到2017年退出29个。从2014年到2017年,贫困发生率由10.5%降至2.5%。在村常住户住房安全得到根本改善,水电路讯等基础条件基本达标,集体经济取得创新突破,农牧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今年,察右后旗被列为全区10个脱贫摘帽的国贫旗县之一,也是乌兰察布市唯一的脱贫摘帽国贫旗。从部门科局到旗委、政府,层层立下军令状。为此,该旗推行“党政主要领导包片、常委联乡、处级领导包嘎查村、科局包自然村、干部包贫困户”的纵向责任体系和10个专项组包抓业务工作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

  按照时间表,10月中旬前,察右后旗要完成自查工作,提交退出贫困旗申请。8月24日,当地召开了脱贫摘帽“会战60天”誓师动员会。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秀清联系的红格尔图镇,还有600余人未脱贫。当着几百名干部的面,她郑重表态:我们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做到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

  战鼓擂响,脱贫摘帽“最后一役”怎么打?旗长高永斌思考着存在的问题: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需进一步密切,产业扶贫的空间还很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个个千钧压顶,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逐项完善,稳扎稳打,方可决战决胜。”

  搬迁有方  致富有略——专找难点先攻克

  二广高速、208国道、集通铁路,均从大六号镇穿肠而过,组成了当地的交通大动脉。移民新村的550座新房,白墙黛瓦,鳞次栉比,坐落在三条动脉的臂弯里。

  刘淑芳掏了1万元,便拥有了其中的一座。新房内窗明几净,添置了家具家电,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悬挂在客厅显眼处。小院的菜畦里,长满了水灵灵的甜菜、豆角、西红柿。大门口的猪圈内,两只猪崽正在舒服的酣睡。

  刘淑芳的老家,三间土坯房,几亩旱坡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年景好时,打二三百斤粮食;年景不好,种子也收不回来。”亮堂的新房,看得刘淑芳心里也敞亮起来。两口子在镇上做工,日子滋润了,脸庞红润了。

  “我们将易地扶贫搬迁和小村整合统筹谋划,把20个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的小村搬迁过来,既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集约了社会公共资源。”大六号镇相关负责人说。

  “吃不愁、穿不愁,教育、医疗政府兜,保障难点是安全房。”察右后旗地处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农牧区危土房占比高,人居环境差,历史欠账多。2015年以来,该旗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先后改建新建住房1.7万余户。住房安全问题,年内将彻底解决。

  “易地扶贫搬迁,并非一搬了事。我们坚持‘以产定搬’,把贫困群众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变为产业工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旗扶贫办主任李彩青表示,移民新村在建设的同时,就同步谋划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搬得出——171个小村撤并,2433户有劳动技能的贫困户搬迁安置;2440户劳动能力较差的贫困户,实现就近安置;284户无生产能力的老人和自筹困难的贫困户,入住幸福院。

  能致富——5127户贫困户发展起高效种养业,4661户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稳定增收,5041人依托村庄保洁、生态管护和进园入企、扶贫车间等岗位,实现就近就业。

  房子住得好,公共服务不能少。目前,全旗嘎查村道路通畅率达97.8%,农牧户通电率达到95.4%,村村都有安全饮水、便民超市、文化活动室。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出行难、发展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龙头带动  产业扶持——拧牢致富一股绳

  土牧尔台镇常住户中,90%居住在危旧土房。易地搬迁,让700多户农牧民住上了砖瓦房。镇长陈治国现在最关心的,是如何引导贫困户靠双手勤劳致富。(下转8版)  (上接7版)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陈治国说,部分农民过惯了“春天一种,秋天一收。羊往山上一领,人往地上一躺。能刨闹多少算多少”的日子,依赖心理比较重。镇政府提供了一揽子的致富途径:园区务工、搞庭院经济、开办扶贫车间、发展家庭手工业等。激发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的梦想不难实现。

  察右后旗到全国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井冈山市学习后,推行了贫困人口红、黄、蓝“三色卡”识别管理机制。蓝卡户采取发展产业、劳务就业等方式优先帮助致富,黄卡户采取政策跟踪、持续巩固等方式保证稳定脱贫,红卡户采取入股分红、社会兜底等方式保障基本生活。

  土牧尔台镇的张录家,就属于蓝卡户。想发展产业,没本钱;搞生产经营,怕风险;外出务工,就业难。旗里的产业扶贫举措,解决了他的老大难。去年,政府补贴1万元,让他养了2头肉牛。今年又扶持他建了一座大棚,蔬菜直接销往镇里的水饺加工厂。销路不发愁,一年稳赚两三千。

  聚焦稳定增收,察右后旗因地制宜制定系列产业扶贫措施,完善产业扶贫制度,提升“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抱上“金鸡”。

  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培育14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等方式,惠及1086户贫困户,户均获利1500元。

  推进产业扶持——围绕马铃薯、生猪、肉牛三大主导产业,通过生产奖补的方式,推进“菜单式”产业扶持政策,把更多贫困人口稳定在产业链增收,覆盖贫困户5127户10919人。

  搞活集体经济——采取党组织引领、能人大户带动、村集体自营、组建专业合作社、入股龙头企业资产收益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等增收产业。

  产业有人带,脱贫动力足。在红格尔图镇,订单农业、集体经济入股分红、贫困户就近务工等带贫增收模式,形成了扶贫脱贫小循环;在大西沟村,祥辉合作社提供了50多个长期就业岗位、200多个季节性就业岗位……

  丰裕村的墙上,挂着驻村工作队的新目标:比肩“呼包鄂”、PK“大二集”。

  这背后,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全村4/5人口在外务工。驻村工作队花了3年时间,才帮助常住村的489人脱贫。其余的2000多人,通过在城市里打拼摆脱了贫困。

  出去是必然的。2017年,全国农民工平均年收入3.1万元,而村里务工平均年收入1.3万余元。为此,工作队提出了“不离村劳务收入破三万计划”。

  敢提出这个目标,丰裕村有底气——据村党支部书记刘龑估算,今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50万元以上,“把村办企业、公益岗位、柠条加工、粮油加工等增岗创收计划实施好,村民收入再上一层楼指日可待。”

  丰裕村越来越好,“丰裕村”越来越多,察右后旗农牧民战胜贫困的底气也就越来越足了。

  记者手记

  在察右后旗采访脱贫攻坚,感受最深的是责任二字。“最难忘的是贫困户那充满期望、真诚和信任的眼神,最心酸的是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艰苦贫困的生活现状”,一位驻村干部的工作感言,正是这份责任担当的真情流露。

  察右后旗农牧区人口17.8万,常住人口才5.6万。有劳动能力的大多外出务工,老弱病残留守在农村,60岁的人在村里就是“后生”。没有一支扎根农村、心系群众、艰苦奋斗的扶贫干部队伍,没有精准帮扶举措,如何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采访中,我们从脱贫村身上看到了变化和成效,从未脱贫村身上看到了思路和信心。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扶贫干部起到了“催化剂”和“助推器”的作用。正是对驻村干部压实责任、严管厚爱,解决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的问题,让干部在干事中树立了信心,也让村民在变化中激发出干劲。

  年内要脱贫摘帽——察右后旗的好消息,让人倍感振奋。我们相信,只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好消息会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脱贫攻坚战场上传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综合
   第04版:新报热线/广告
   第05版:内蒙古·关注
   第06版:内蒙古·足球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声音/要闻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公益广告
   第13版:文学速读
   第14版:健康
   第15版:钩沉
   第16版:劲爆体坛
陪护假更需落在实地
“培训贷款”
拾物不还,苦劝7天有点长!
举全力摘掉“国贫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