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创新带来的内生动力

——翁牛特旗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白喜辉  徐永升  张慧玲  李文明

  入冬以来,翁牛特旗毛山东乡房身沟村进入杂粮加工旺季。在村中的凯峰商贸公司荞麦米加工“扶贫车间”里,刚刚加工出来的淡绿色荞麦米清香扑鼻。为啥叫“扶贫车间”?车间主任杨力军解释,就是企业专门拿出一个车间,安置以贫困户为主的农民就业。现在在车间里干活的40多名贫困农民,月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眼下,旗里正在盘活各类园区的闲置厂房,准备建更多这样的扶贫车间。

  扶贫车间是翁牛特旗创新脱贫模式的一个缩影。今年,全旗遭受到了10年未遇的旱灾,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脱贫压力,旗里的决策者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改革,创新产业扶贫分层利益联结机制,探索调动干部和贫困群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激发了全旗脱贫攻坚上下联动的澎湃动力。

  移民新政:下山上楼住得好 入园进厂有活干

  今年,翁牛特旗亿合公镇吴家营子村贫困户吴中慧喜事连连。旗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后,他家从深山沟搬到了县城乌丹镇。在玉龙工业园区旁的富兴小区,他分到了一套50平方米的楼房,夫妻俩还在园区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体生产线上,吴中慧做电焊工,妻子常玉亮做整形工,两人月工资都在4000元以上。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的女儿被安排到乌丹六中上学,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4年间,翁牛特旗县城面积扩大了一倍。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民进城,农村空心化现象也随之产生。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旗里的决策者认识到:局限在乡镇范围内的搬迁,很难满足群众在教育、医疗等深层次需求,十几年后,这些新建的移民村还有空心化的隐忧。旗里从长远打算,在群众自愿基础上,尝试“易地扶贫搬迁+工业园区”的模式,对贫困人口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

  在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图上,西部深度贫困乡镇的贫困人口,以“拔萝卜”方式移人、移居、移业,搬到玉龙工业园区旁边的富兴小区和绿韵小区。投资3亿多元的两处安置小区,分4期建楼房39栋,安置贫困人口2514 户6855人。到今年年底,将完成安置任务的40%,到2019年8月之前,将完成全部安置任务。按照政策,每个贫困人口给补助6万元,用于建房、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产业。旗里定下3条红线: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搬迁户旧房必须拆除。

  贫困户上了楼,还得有产业,能就业。眼下,旗里正准备在两处安置小区的楼顶上实施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装机容量为1540千瓦,年收益219万元,安置区贫户人口可人均增收300元。最近,旗里正在和赤峰荣兴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准备建立中药材初加工“扶贫车间”,利用玉龙工业园区内闲置厂房,组织安置小区的贫困群众,给药材去土去杂,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目前,富兴小区一期工程已入住231户467人。其中有三分之二是老年人,他们都纳入低保兜底,剩余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在旗里的帮助下,都在园区电池箱体厂、麻黄厂、物业公司等企业找到了工作。他们一步从农民变成了工人,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产业脱贫:大项目顶天立地 小项目遍地开花

  这几天,位于海拉苏镇的万头肉牛集储中心项目建设正酣,4栋大型牛棚正在进行棚顶钢结构装配施工。这个由赤峰圣泉生态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6980万元的项目,集肉牛养殖和销售市场于一体,建成后可一次存栏14020头肉牛。肉牛是翁牛特旗六大扶贫产业之一,如今东部的牛,西部的猪,中东部的露地蔬菜产业不断壮大,形成了猪牛羊、薯菜糖扶贫产业矩阵。

  为了把贫困户嵌入到产业发展链条中,该旗建立了户有小微项目、村有扶贫产业园、旗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体系。今年,旗里投资8888.6万元实施到户小微项目,投资1.52亿元,建起33个村级扶贫产业园。小微项目和产业园覆盖的贫困群众,人均增收都达到了1000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凌志马铃薯、牧原生猪、恒都牛排加工等扶贫项目应运而生。

  如何调动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参与脱贫的积极性?翁牛特旗的做法是分层设计利益联结机制。在扶贫企业新建大型项目上,采用扶贫资金变固定资产的模式;在企业和村级产业园的中小项目上,采用“资产收益+就业”的模式;在到户项目上,采用自助和互助相结合的模式。其中,资金变资产模式,是在一般资产收益模式基础上的创新,它能让扶贫资金更安全。

  在海金山志盛鸭业公司,23栋大型鸭舍一字排开,11万只种鸭叫声不绝于耳。今年,旗里计划1000万元,购置了10栋已投入使用的鸭舍,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赁给企业使用。旗里每年能收入100万元的鸭舍租金,用于贫困户分红。政府买的10栋鸭舍,产权归政府,租金归贫困户,经营权归企业,一旦企业有了风险,鸭舍还可以租给其他企业。这种用扶贫资金变固定资产的办法,能让企业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

  “一主四托”的互助合作模式,是海拉苏镇散达嘎嘎查推行到户项目的一个创举。这种模式由1个牧业大户带动4户贫困户,有19个养殖大户带头与76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政府为每户贫困户扶持种羊18只,由互助组统一经营羊群,统一使用各户草场和饲料基地。由大户负责技术、资金和管理,贫困户在互助组内可打工挣工资。大户如果能带动4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将会得到一笔阳光牧场的奖励资金。如今,嘎查的贫困户都走上了养羊致富之路。

  上下联动:干部实干有方向 群众肯干有力量

  临近年末,翁牛特旗亿合公镇旱泡子村第一书记陶志军又开始忙了起来。他正入户验收扶贫小微项目。“杨秀,家有贫困人口4人,养驴2头,补贴金额8000元……”他验收、记录得格外仔细,并拍了照片。“在小微项目上,我们是不见产业不发钱。”陶志军介绍,今年旗里在政策上阻断养懒汉的温床,今后像资产收益性分红等资金,不再直接分发到户,而是用来购买公益岗位,让贫困户通过保洁、看护林地等劳动获得收入。

  “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是我们干部的责任!”今年,在陶志军的努力下,全村97户贫困户,有90户都发展了小微项目,为群众争取到项目资金41万多元,贫困户间形成“比学赶超”发展种养业的热潮。陶志军的工作激情,源于旗里“政治+精神+物质”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去年,旗里提拔了24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今年又拿出30个科级领导职位悬帽攻坚。旗里还每月评选30名驻村标兵,极大地鼓舞了扶贫干部的士气。(下转7版)  (上接6版)

  干部实干产业兴。韩占力是广德公镇高家梁村党支部书记,2016年他和6名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建了100个蔬菜大棚。可第一年试种的甘蓝全部被冻死,大家一度失去了信心。韩占力一狠心,从外地请来种菜能手当老师,并从自己承包的14个棚中拿出7个棚,让老师免费种植,当做学费。当年一个棚就纯收入3.5万元。如今,在韩占力的带动下,二期联村共建的524亩大棚蔬菜产业园已经形成,正在成为百姓致富的“摇钱树”。

  “每人2000元的小微项目资金,绝不能打了酒喝,必须要发展项目。”在五分地镇大窝铺村,旗里的“脱贫流动讲堂”正式开讲。旗扶贫办副主任张向阳带着农牧局等单位的干部,为贫困户讲最新扶贫政策,讲葵花座水点种技术,讲家畜养殖技术。从2014年开始,旗里成立了27人的专家库,组成14个宣传小分队。这个宣传队以“推磨转圈”的形式,每年在229个嘎查村开展2轮培训,成为“智志双扶”的“播种机”。

  润物细无声的正向激励,让脱贫光荣成为贫困群众的共识。梧桐花镇下井村贫困户李云峰股骨头有毛病,老伴又有脑血栓后遗症。可他在“三到村三到户”项目等各种扶贫资金支持下,自强不息走上了致富路。2014年他购买了3只基础母羊,此后他陆续补栏,到2017年,肉羊已繁殖了大羊30只,小羊已60多只,一年收入2万元。当年,他主动向村里递交了脱贫申请书,村里人都为他这份主动脱贫的勇气竖起了大拇指。

  干部实干有方向, 群众肯干有力量,如今翁牛特旗干部群众上下联动,正在向脱贫摘帽发起总攻。

  【记者手记】

  翁牛特旗的脱贫攻坚工作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创新之处。两年时间,将近7000多名贫困农民从大山移民到县城,如此大的规模在自治区少有。当前,对农民上楼问题不乏质疑的声音,这考验着决策者的勇气和智慧。该旗在群众自愿基础上,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工业园区的资源整合,妥善解决了安置区的产业和就业问题,让农民一步到位变成了市民。同时旗里创新的“扶贫车间”模式、扶贫资金变固定资产模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脱贫流动讲堂”都值得学习借鉴,这些来自民间力量的智慧结晶,往往更具生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翁牛特旗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特别策划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内蒙古·关注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广告
   第11版:专题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拍客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广告
   第16版:劲爆体坛
脱贫创新带来的内生动力
红军虎将——黄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