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门一般是不开的,遇到重大活动或每日两次的迎宾表演时才会打开,游客须从东、西两处侧门出入。府门两侧有青石雄狮守卫,上方建有重檐歇山式城楼,门额上书“开封府”3个大字,据说这是宋代大书法家蔡襄的笔迹。
正对府门的是一面青石照壁,上刻“獬豸图”,獬豸是一只似鹿非鹿、似羊非羊的神兽,它目光炯炯,能辨是非曲直、善恶忠奸,在这里刻上獬豸图案,是为了警示官员要秉公执法。
西侧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碑亭,分别立有《开封府题名记碑》和《开封府尹题名记碑》。《开封府题名记碑》上记载着从公元960年至1105年在这里任职的183任知府的名字、官职和上离任时间等情况,我找了好久却没找到“包拯”二字,旁边一位大爷见我疑惑,忙指给我看,只见碑正中偏右的位置有处浅浅的凹痕,上面的字迹已经磨光,仔细分辨才能认出“包拯”两字。想来,过往游人每到此处都要触摸,日久天长便留下了这深深的指痕。大爷还说,“据说要是贪官摸到包公的名字,手指会变黑的”。手指变黑或许是一句玩笑话,但开封府因包拯而名震千古,包拯也因开封府而传颂古今,这还真是“包公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历史永远铭记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
竖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3个大字,意在提醒官员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北面刻的是“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便是开封府的官衙文化。
人们对于正义的向往和追随是亘古不变的,看着眼前这座宋代天下首府,想着题名记碑上被摸的凹下去的名字,不禁感慨万千。
(据《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