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试卷疑似手机广告 命题者长点心吧

  近日,一张洛阳市涧西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引发网友关注。

  因该试卷第一大题的4道题目均与某国产品牌手机有关,网友质疑这是给该手机品牌变相做广告。《新京报》记者联系到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教育局教研室,负责该试卷命题的高老师称,网传试卷属实,被网友质疑的题目为视频题,素材选自央视的公益广告,不存在与涉事手机品牌商有商业合作的情况。

  无独有偶,小学教学活动中出现商业广告的案例,仅在春节前夕就被媒体曝光过好几起。其中一起发生在山东郓城,部分小学生的奖状上出现了当地某个眼科机构的广告。另外一起,则发生在四川省南部县某小学,在其“家庭报告书”封底上,出现了当地一家童装店的广告。在当地教育部门的介入下,相关责任人也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此次事件问题多半出在命题环节,按负责命题者的说法,素材均取自公益广告。但就算是这样,命题者也该多长点心,对有广告嫌疑的内容自觉规避。

  在商业活动和教学活动之间,是有法律边界的。国家《广告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但公益广告除外。

  2018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又专门下发《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以案例的形式再次强调学校要坚决抵制各类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

  法规已划定了边界,而部分学校、教师也该循着这道边界生出更多的审慎与警惕,有意识地跟可能代做广告的行为切割。

  相关教育部门也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普法力度和提醒,让老师们在思想上“绷紧弦”,树立明确的边界意识,从根本上避免教学环节中出现商业广告的现象。

  (据《新京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首府/市井
   第04版:首府看点
   第05版:首府看点
   第06版:新春走基层/广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故事
   第12版:小记者·习作
   第13版:汇生活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志愿服务传递温暖
小学试卷疑似手机广告 命题者长点心吧
农家乐既需要特色更离不开管理
“老赖地图”,不赖!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