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海俊:一缕忠魂献林海

  于海俊(前排左二)在根河林业局苗圃检查种苗情况 摄影/林 宣
  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李玉琢  《林海日报》记者  赵佳佳

  2019年6月19日23时30分,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根河林业局副局长于海俊同志,在扑救森林雷电火灾过程中不幸因公牺牲,享年56岁。

  “胸怀林海,三十二载不忘初心忠诚坦荡可昭日月;林业才俊,五十六年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正气乾坤。”——这是一位老林区新闻工作者为于海俊写的挽联。

  这幅挽联,既是对于海俊同志短暂而光辉一生的高度概括,也正是我们思索、寻找的答案。

  冲锋在前  事不避难

  6月下旬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高温干旱、雷电频发,雷电火情烽烟四起。

  19日15时07分,根河林业局护林防火管理处再次接到航空护林局火情报告——上央格气林场47沟附近有烟点。15时15分,于海俊带领60名专业扑火队员紧急奔赴起火点。由于火场内偃松倒木较多、腐殖层厚,山火已发展成树冠火,快速蔓延。根据火场形势,按照“一点突破,两翼推进”的扑火作战方案,于海俊全力组织队员扑救。

  经过全体指战员2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20时20分,火场胜利实现合围,外围明火被扑灭。

  5个多小时没有休息的于海俊,继续带领队伍从北往南逐段排查余火,布置火场倒木清理工作、开设隔离带。他一边查看地图,一边手持GPS定点坐标,查看火场面积和林木过火情况。护林防火管理处业务员邰德峰和电报员孙宝民拿着手电,一前一后跟在于海俊身边。

  21时左右,正带领队伍在前方清理余火的护林防火管理处副主任郑晓强,突然听到对讲机内孙宝民的呼喊,“快来人!砸到人了!”

  郑晓强赶紧带着身边的扑火队员顺着喊声往回跑。跑到跟前看到,一根意外被风刮倒的过火站杆,砸中了正经过这里的于海俊。他的一只眼镜片已破碎,人处于休克状态,可手里仍然紧紧地攥着GPS定位仪。

  2019年6月19日23时30分,于海俊带着他追寻绿色、描绘绿色、守护绿色的梦想沉沉“睡去”……

  他56岁的生命历程定格在大兴安岭北部群山中一座无名的山峰,他从大兴安岭的最南端走来,走到大兴安岭的最北,用了整整一生的时间……

  2017年5月2日,毕拉河林业局北大河林场发生森林火灾,于海俊带队援外扑火。休整时,队员们一个个全躺在了火场外围,累得不愿动弹。于海俊发起了脾气:“所有参战人员马上转移到河边宿营!”河边距离火场远,夜晚宿营时风大且冷,大家都不理解。

  到了后半夜起风了,风向突变,林火飞蹿。第二天一早队员们重返火场时,发现原本想要宿营的地方早已被大火“吞噬”。队员们这才明白,于海俊为什么要发脾气了。

  2018年6月23日凌晨,于海俊率队乘坐直升机直奔火场参与扑救北部原始林区乌玛林业局伊木河林场森林火灾。

  下午休整时,队员们发现于海俊左脚的鞋怎么也脱不下来。原来,凌晨飞机抵达运兵现场时,大家为腾出乘坐空间,合力移动机舱里的飞机吊桶时,一个铁块掉落下来,重重地砸在于海俊的脚面上。怕大家担心,也怕影响队伍的士气,整整十几个小时,于海俊一直没有吭声,强忍疼痛爬山、过河,带头指挥扑火作战。

  入党30多年来,于海俊始终牢记入党誓言。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在我童年时代,常听大人们讲那些共产党员们的英雄事迹,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我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不是要寻求政治上的刺激,而是要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多年来,于海俊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林业工作经验,守护着这片绿色林海。

  据统计,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海俊在根河林业局工作期间,带领扑火队参加扑救火灾12场(次),圆满完成了每一次扑火任务,他用生命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信念坚定  恪尽职守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工作的32年中,于海俊先后 7 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 次被评为“劳动模范”,1 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把根牢牢扎在了大兴安岭这片沃土上。

  熟悉于海俊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专家型的领导干部,这得益于他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恪尽职守,勤勉敬业。

  在规划院工作期间,每到春夏两季,于海俊和规划设计室的同事们就深入各个林业局生态功能区内,背着帐篷、给养和工具,爬高山、穿密林、趟河道、走沼泽,测绘、设计。在滴水成冰的寒冬季节里,他带领森林外业调查大队深入北部原始林区,住荒山野岭,饮冰雪水,吃冻白菜,进行林区防火工程基础设施的勘察、设计。

  在规划院高级工程师李忠秋的记忆中,2003年年底和于海俊一起规划设计北部林区防火塔道路让他印象深刻。40多天的时间里,于海俊与他们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每天天一放亮就出发,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趟着半米深的积雪进行工作,天黑之后才返回驻地。

  作为规划室主任,于海俊是这支队伍的核心。他总是走在前面,亲自选线、指导测量;晚上还要和队员一起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

  于海俊刻苦钻研、业务精湛。2009 年,他被聘为全国森林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编制了4项国家林业行业标准;他主持设计的《吉南工程造林总体设计》《阿尔山林业局苏河人工速生丰产林基地总体设计》等成果,多次在国家、自治区和管理局获奖。

  多年来,于海俊负责并参加的林业工程规划设计、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生态环境工程设计和测绘项目共有100余项,其中8个项目获评全国和省部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主编或参编完成论文、著作10余篇(部);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近20项荣誉。

  于海俊常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有所追求,我的追求是让青山常绿,家园更美。”。

  克己奉公  清正廉洁

  “这是我第一次到我哥工作的地方。”赶来参加于海俊追悼会的弟弟于海瑞泪流满面。

  第一次走进哥哥的办公室,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除了书籍、文件和奖状外,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哥哥生前戴的手套都磨出了窟窿,办公椅的扶手也磨出了一个大洞,一个杯盖掉了碴的白瓷杯子还在办公桌上。

  第一次走进哥哥的宿舍,冰箱里除了方便面,只有吃剩下一半的冻馒头。衣柜里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就连哥哥最喜欢穿的那件汗衫,衣领都磨出毛边了……

  于海瑞说:“我哥哥从来不做违背原则的事儿。他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时刻听党指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他和孩子们在一起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好好干,靠自己走出来的路最踏实。”

  于海俊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桥头镇代家窝铺村,是一个普通农民家的孩子。早些年,于海俊的父亲一个人在生产队挣工分,母亲生病在家,日子过得很困难。为了供他上大学,弟弟、妹妹们只好相继辍学在家务农种地。大学毕业后,于海俊一头扎进了大森林,弟弟妹妹,侄女外甥,包括自己的儿子,没有一个人沾到他的“光”。

  远在赤峰的父母在世的时候,只知道儿子工作很忙,从来不敢打扰他。今年夏天,母亲去世3周年的忌日,原本定好回家给母亲上坟的于海俊,和弟弟匆匆打了一通电话,说林区干旱少雨,防火形势严峻,不回去了……

  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在与于海俊共处30多年的时光中,妻子刘文庆听到最多的话是“在忙”,丈夫于海俊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我忙着呢”。

  6月19日15时,刘文庆像往常一样给丈夫打电话。电话一端的于海俊说,“我忙着呢,着火了,马上上山,不聊了……”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至今,刘文庆珍藏着2人往来于根河和牙克石的所有火车票。她一直想等到于海俊退休之后,把这些火车票编成一本纪念册,来纪念他们聚少离多,又相互支持、挂念的岁月。

  一直以来,儿子于东越多是从妈妈口中了解爸爸。童年时,他对每天早出晚归的爸爸的印象就是严肃。长大后,他逐渐理解了自己可亲可敬的爸爸。在于东越心中,爸爸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规划设计室的同事不会忘记,自己在外地出差,老父亲因病突然离世,是于海俊和设计室的全体同事为老人办理了后事;根河林业局贫困职工郑洪福、赵和、刘永富不会忘记,每次到家走访慰问时,于海俊都要从自己的口袋里额外拿出钱来留给他们……

  林海有幸留忠魂,风木同悲别海俊。于海俊的事迹已深深镌刻在共和国70年的林业发展历程上,深深镌刻在10.67万平方公里的兴安大地上,深深镌刻在每一名默默奉献于祖国绿色事业的广大务林人心中。于海俊同志留给后人的精神风范,将光耀林海,激励一代又一代务林人为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接续奋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市井/法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内蒙古·人物
   第07版:奋斗新时代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故事
   第12版:旅游
   第13版:都市心情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于海俊:一缕忠魂献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