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娅茹:守护文化之根

  娅 茹
  文/李  悦  王新民

  内蒙古著名剧作家娅茹,生长于内蒙古土默特一个革命家庭。她的父亲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抗战名将朱实夫,曾经是百灵庙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母亲是教师。1937年,娅茹的母亲为了躲避日军的骚扰,回到娘家美岱召,在半山坡一间破旧房子里生下了娅茹。父亲在她8个月拍的照片上写下了:“八个月小亡国奴玉照”,悲愤之情油然而出。抗战初期,母亲领着娅茹追随着担任新三师副师长的父亲,转战在草原和大漠上。4岁多,她就学会了骑马。

  4岁那年,父亲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34岁。动荡,战争、奔波、贫穷伴随着娅茹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唯一给娅茹带来乐趣的是父母言传身教的草原文化,那些古老的蒙古族史诗和歌曲如春雨滋润着她幼小的心田。一个人对世界,对生活的诗意理解,是她童年得到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酷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就可能成为诗人或者作家。娅茹始终保留着这份馈赠——文化之根,所以,注定她日后会成为一位剧作家。

  1953年娅茹考上了中央民族学院附中(原蒙藏学校),公费在北京读书,三年下来学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毕业时她19岁,童年根植下的文化种子,萌生出嫩绿的枝条,她的心向往着艺术,于是毅然考入了内蒙古话剧团,当了演员,从此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生就此得到转折。

  初到内蒙古话剧团,娅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饰演一些无名无姓的小人物,虽然角色小,但置身于那个充满艺术的氛围中,她却获得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她身边有着受过良好戏剧教育的良师益友,如布赫的爱人珠兰,还有团长王德全等等,都是苏联专家列斯里培养的高材生。从他们那里娅茹学习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她开始进入戏剧艺术的殿堂。娅茹到了老年还记得:“有个老师叫朝鲁。团里有一天演话剧《刘胡兰》,我们都是演群众,前面挂着大纱幕,下大雪,要用铡刀处决刘胡兰。我们在后头站着,服装都穿得破破烂烂的。上场时我的演出鞋找不见了,就穿着皮鞋上台了。在台上谁也没看到,下场的时候,走路的声音让人听见了,朝鲁老师就对我说:‘你怎么穿着皮鞋上台?’我说:‘我的鞋找不见了,再说我站在后头谁也看不见’。他说:‘那也不行,你得认真上舞台,上舞台就是上战场!’我心想挑啥毛病呀!当时我还不高兴。我后来看到,像恩和森、朝鲁那么大的演员,都演电影了,有时演个小角色,也特别认真。经常半夜半夜不睡研究角色,和导演商量这么样那么样。他们一个个对艺术上的执着认真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终生受益,我后来干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的,来不得一点马虎。”

  1957年,娅茹调入新成立的内蒙古民族实验剧团,这是一个用蒙古语创作演出的团体,娅茹虽然是蒙古族,但却不会蒙古语。到了新单位,团长给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学蒙古语:“你三个月把蒙古语给我拿下来,一年后要达到蒙文小学毕业。”她心想“开玩笑呢,三个月能学会个语言?”开始并没信心,后来想到,自己还年轻,只要认真就没有学不会的。当时团里语言环境比较好,从早上到晚上开会、学习大家都用蒙古语,同屋住的都是蒙古族姑娘,把娅茹当傻子似的,她也不在乎,有机会就问就学,听学蒙古语广播,参加蒙古语学习班。平时的生活也不放过,她先把屋子里的东西弄清楚,这个是床那个是凳子,那个是椅子,那个是桌子,还有被子褥子穿的衣服等等,把卧室的东西都记住了,再去厨房,那个是锅那个是碗筷子什么的,一套一套学下去,谁都没料到,三个月后,娅茹真的初步学会了蒙古语,不但能听懂,还能用蒙古语和别人沟通交流。她挚爱着自己的母语,深知语言是文化的基础,以后她走着坐着都拿着蒙古语课本背着单词和句子。正是以这种不服输的拼劲儿,一年后她完成了团长交给的任务。在剧团的三年里,娅茹还多次下到农村牧区,那一年她在草原一对老两口的蒙古包里住了三个月。她感受到蒙古族像他们祖先那样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深切地热爱着大自然里的生命和物体,内心深处充满悲悯与善良,这正是娅茹向往的地方。后来,又去了农村体验生活,学会了做农活和讲方言,这为她日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离开剧团,娅茹先后到内蒙古文化局、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电影公司、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四个单位工作,无论在哪儿她总是干一行爱一行。边工作边读书,阅读激发了娅茹的灵感,她开始提笔写一些方言小故事,发表在报刊上。

  那一年是1978年,她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担任了内蒙古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她的第一部作品是写给儿童看的小说《铁木尔传奇》,接着她创作了《雨天正午》《两个蒙古女人》《沙格》等几部小戏。她念念不忘的是她一直坚守的草原文化,她要从中提炼出有民族性的戏剧。不久,她写出了反映三少民族生活的两部话剧:《天边的呼唤》和《悠远的回声》,前者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创作“团结奖”。

  1997年,娅茹退休了,但是她的笔并没有退休。多年的农村生活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涌上心头,于是有了二人台剧本《光棍汉与外来妹》创作,作品通过三对男女青年之间朴素而动人的感情,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风情。2000年《光棍汉与外来妹》剧本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提名,演出荣获文化部优秀剧本奖。演员武利平正是凭借在这部剧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梅花奖”。

  2005年,娅茹又创作了二人台《巴雅尔和大花眼》,这部反映内蒙古风情和人性美的作品倾注了她许多心血和精力。接着娅茹又将其改编为大型戏曲《大花眼》,被文化部列为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本。

  200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娅茹“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如今她已经83岁,仍在写作、读书。她还是《北方新报》的忠实读者。她好几次见到我说:“我是你的粉丝,你在《北方新报》上发表的文章我每次都剪下来。”有这种级别的粉丝也是值得自豪的啊!

  (内蒙古老作家、艺术家口述史记录工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内蒙古·关注
   第06版:特别关注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都市心情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娅茹:守护文化之根
对母亲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