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谭嗣同《狱中题壁》赏析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简介作者并着重讲讲与此诗有直接关系的几个故事。

  谭嗣同(1865—1898),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出生于北京。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下面再讲讲他的几个故事。

  1。少年拜师,学文习武。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官至户部员外郎,后来转任甘肃省好几个地方当官。所以,谭嗣同的童年与少年时期,都是在甘肃度过的。他虽然从小接触儒家典籍,但他生性好动,尤其喜欢习武。所以,他少年时代,就拜了一文一武的两位老师:文师叫欧阳中鹄,武师就是大刀王五(真名叫王正谊)。19岁时,谭嗣同写过题为《陇山》的一首诗,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吁嗟乎,水则东入不极之沧溟,山则西出无边之沙漠。……策我马,曳我裳,天风终古吹琅琅!何当直上昆仑巅,旷观天下名山万叠来苍茫!”

  2。厌弃仕途,十年漫游。

  谭嗣同虽然也参加过科举考试,但由于“心不在焉”,并未考中。于是,20岁以后,他就开始漫游全国,长达十年之久。在漫游的时空中,他看到了祖国壮丽而秀美的河山:有北疆气势宏伟的崇山峻岭与一望无垠的苍莽原野;有南国秀丽妩媚的田园风光与如诗如画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些都使他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他亲身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与清政府的腐败。于是,他忧心如焚,他在思考,一个有志者应该怎样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生。

  3。从写《有感一章》到参加戊戌变法。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

  了《马关条约》。谭嗣同气愤地指责清政府:“竟忍以四百兆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1896年春季,他写了一首诗,题为《有感一章》。这首诗,笔者已在讲丘逢甲的《春愁》时提及并引用过。不赘。

  1898年,是农历的戊戌年,光绪皇帝接受了康有为的建议,决定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因为新政只推行了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这年,谭嗣同受光绪召见,并得到重用,参与新政的筹划。但,慈禧太后和直隶总督荣禄为首的旧势力是坚决反对变法的,而且决定在秋季天津阅兵时发动兵变,罢黜光绪帝。

  在这个危急时刻,康有为等维新派人物,决定说服对变法似乎“热心”的袁世凯去杀掉荣禄。那么,谁去说服袁世凯呢?谭嗣同自告奋勇去做这件事情。

  1898年9月18日夜,谭嗣同独自一人前往袁世凯的住所。袁世凯装作决心“救驾”的样子,说道:“……杀一个荣禄就像杀一条狗一样,有什么难的?”

  可是,万万没想到,20日这天,袁世凯就赶到天津,向荣禄告密。结果,21日凌晨,慈禧下令软禁了光绪,接着宣布再次“临朝听政”,推翻一切新政,同时大肆搜捕维新党人。这个行动史称“戊戌政变”。25日,谭嗣同被捕入狱。本来,他是可以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逃往海外的,但他坚决不走,说道:“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走向刑场,慷慨赴死。

  二、部分词语注释:

  1。望门投止思张俭(jiǎn):张俭是东汉末年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营私,被迫逃亡。人们看重他的声望品行,都冒着危险接纳他。望门投止,意思是看到哪里有人家,就马上到哪里投宿。

  2。忍死须臾待杜根:忍死,忍耐装死;须臾,片刻;待杜根,像杜根那样等待时机。杜根,东汉时任侍御史之职,因上书请求邓太后把政权交给安帝而触怒太后;太后下令让把杜根装入袋中摔死。因执行人手下留情,杜根未死,隐身于酒肆。邓太后死后,官复原职。

  3。我自横刀向天笑:我却在死亡面前无所畏惧地仰天大笑。意思是,他将要含笑走向刑场,慷慨就义。

  4。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里的“去”“留”与“两昆仑”究竟是什么意思,说法很多。笔者将在“赏析这首诗”部分讲述。

  三、赏析这首诗。

  《狱中题壁》这首诗最早见于梁启超的《谭嗣同传》,所以,有人怀疑,它是经梁启超改动过的。前面已经讲过,谭嗣同是9月25日被捕入狱的。据说,这首诗是他拾起一块煤屑,写在狱中的墙壁上的。总的意思是,希望出走的康有为、梁启超在途中投宿时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希望战友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而他却决心仰天大笑,去慷慨赴死。

  因为这首诗不好懂,笔者有意在“词语注释”部分作了较详细的说明。这里只着重讲讲这首诗在用典与选词上的匠心所在,以便更深刻地窥视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1。诗人用典的奥秘所在。

  “望门投止思张俭”一句,暗用张俭被迫逃亡而受到人们接纳的故事,表达诗人牵挂着仓促出走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他可能在心里祷告:但愿你们也会像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忍死须臾待杜根”一句,却是用了杜根因上书请求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安帝而几乎被摔死的故事,表达诗人希望战友能像杜根一样想法保护自己,待机完成变法大业。这个典故用得非常耐人寻味:诗中的杜根,应是暗指维新派,邓太后是暗指慈禧,而安帝不就是指光绪吗?

  诗中是否还隐含着一种意思:这诗那些反对变法的顽固派也许看不懂;而像康有为、梁启超这些学富五车的维新派人物是绝对会看得懂的,因为诗人与他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呀!

  2。对照和比喻融为一体的艺术。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对战友的牵挂与希望,后两句则主要是倾吐诗人自己慷慨赴死的浩然正气。表面上看来,写的是两个方面,但只要仔细加以推敲,就不难发现,这两个方面原来是融为一体的:都是诗人之所思所想,都是诗人与战友的共同心声。而“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更是点睛之笔,用对照兼比喻的手法,赋予“去”与“留”,以及“肝胆”与“昆仑”这几个词以极其伟岸的形象。

  可是,诗中的“去”与“留”究竟指谁,而“两昆仑”这个比喻句又当怎样理解,学者们对此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去”指康有为,“留”指谭嗣同的武功老师大刀王五;理由是康有为出走海外,而大刀王五却留在北京。还有的说,“去”指梁启超,“留”指谭嗣同自己;理由是谭嗣同在被捕前曾见过梁启超,对梁说过这样的话:“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这句话被某些人理解为:你梁启超必须出走,以图将来;我谭嗣同必须留下来,以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此外,还有一些看法。对于“两昆仑”的理解,笔者所看到的主要有两种:一是说,他们(指“去”者与“留”者)像昆仑山上的两座奇峰一样雄伟;一是说,他们像两座昆仑山一样伟大。这两种解释,恐怕都是把“两”字看作“昆仑”的定语,所以解释起来使人觉得别扭:一是如果指奇峰,那么,昆仑山上的奇峰不只两座;如果指昆仑山,那么,昆仑山只有一座。笔者觉得,诗中的“两”字可以理解为“去”“留”双方。至于“去”与“留”之所指,倒是不必限定于具体人物,因为当时出走海外与留在北京的(包括被捕的与未被捕的),不只是两个人。所以,“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诗是否可以这样翻译:不管是出走的还是留下来的维新人物,都是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志士,他们都如同昆仑山一样,坚强,挺拔,雄伟,顶天立地,永远灿烂辉煌!

  3。“我自横刀向天笑”别解。

  这句诗中的“横刀”,《百度百科》解释为“我横刀而出”。不妥。诗人当时是被关在狱中的,他怎么能“横刀而出”呢?《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横刀”:“横陈佩刀。……亦以表示英勇无所畏惧。清谭嗣同《狱中题壁》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笔者认为,此解恰当。

  还有,翻看不少注解《狱中题壁》的文章,对诗中的“自”字多不作解释,似乎觉得“我自”就是我自己的意思。而笔者所接触到的古诗文中,从未发现用“我自”表示自己的例证。那么,诗中的“自”字究竟应当怎样理解呢?笔者认为解作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却”比较妥当。理由如下:

  一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释词》一书中,就举过“自”字当“却”讲的不少例子。这里引用两例,请读者参考。

  例一、王维的《偶然作》:“被服圣人教,一生自穷苦。”意思是,虽遵循圣教,却一生穷苦。

  例二、李白《览镜书怀》:“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自”当“却”讲,与“还”相照应。

  二是“我自横刀向天笑”一句,很明显是照应了前两句诗,写出为了变法的成功,战友与诗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战友是保存力量,以图东山再起;而诗人却是慷慨赴死,用鲜血激励后人奋起斗争。所以,其中的“自”字解为表示转折意思的“却”,较为合理。

  至于“笑”字在诗中的含意,笔者想到了三点,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表达诗人得知康有为等逃出魔爪后而无比高兴的样子。

  第二点:表达诗人对顽固派阻止社会前进的嘲笑。

  第三点:表达诗人为变法而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与乐观精神。文/李淑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市井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特别关注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读书
   第13版:都市心情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谭嗣同《狱中题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