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母不离不弃 8年前手术成功的小珂欣已成阳光少年

  张美莲接孩子回家
  为妈妈画的画
  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郝少英

  8年前,在《北方新报》帮助下,去北京手术成功的小珂欣如今已长成少年。带着诸多读者的关注,记者近日前往包头市,见到了珂欣和她的妈妈张美莲。令人欣慰的是,珂欣非常得乖巧,很孝顺妈妈,在校还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张美莲对记者说,她始终没忘记贵报和那些好心人的资助。

  2013年,《北方新报》报道了张美莲不离不弃、独自照顾患有纵隔肿瘤的3岁养女小珂欣的故事。那时,小珂欣因病情严重住院,张美莲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孩子的医疗费,而且当地医院条件有限无法实施手术,孩子随时有生命危险。《北方新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由记者牵线中华儿童慈善基金会,为小珂欣申请到了去北京免费实施手术的机会。

  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3月31日,包头市九原区沙河第六小学的下课铃声响了。张美莲领着记者站在校外等女儿放学。珂欣已经五年级了,品学兼优,还擅长美术和书法,深得老师的喜爱。

  个头已经长到一米五的珂欣,一头扑到妈妈怀里。看到有陌生人,珂欣先是一笑,然后做了一个鬼脸。张美莲拎过孩子重重的书包,牵着女儿的小手往回走。一路上,女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妈妈,我今天有很大的压力,语文老师找我谈话了,她让我去做演讲。怎么又是我呢?”听到女儿有些得意的唠叨,张美莲笑眯眯地看着她。

  珂欣和记者熟络后,也开始话多起来,“我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或者实在不行书法家也好。可惜,我妈说了,没时间送我,最重要的是我妈钱不多。”张美莲无奈地笑笑,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书法和美术在学校也很出色。前几天,校长亲自为孩子们颁了奖,其中一个就是珂欣。但是咱们家里条件有限,就没送她去专业的地方学习。”

  难忘呼和浩特这座温暖的城

  20分钟后,我们回到了张美莲和女儿的家,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客厅的墙壁上贴着女儿的奖状和女儿为她画的画,张美莲欣慰地说:“你看她的字真的写得很漂亮。这些是画给我的,有时候真叫人亲。”

  张美莲原来的小平房拆了,如今住的是回迁房。2013年的时候,她因抚养孩子的问题和丈夫发生了分歧,领着孩子离家到呼和浩特打工为生,当时无依无靠。经《北方新报》记者报道后,呼和浩特市很多爱心人士开始关注她们,不仅常常在经济上给予资助,还在生活上关心这母女俩。“我现在想起呼和浩特,都觉得那儿真是很温暖,如果不是孩子要回来上学,我还是愿意留在那里。”孩子手术成功后,从北京回来的张美莲开始在工地上做饭挣钱,攒到一些钱后她开了一个小卖店,也为孩子交了幼儿园的费用。有一年中秋节,呼和浩特的一位爱心人士去看望她和孩子,拿出3000块钱给她们。她当时已经身无分文,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珂欣到了入学的年龄,因为户口问题只能回包头上学,张美莲要支付租房子等各种生活费用,她必须靠打工多挣些钱。丈夫打听后知道她们娘俩可怜,又叫她们回家去住。张美莲说,她的亲生儿子已经成家,但是家里还是没有多少人支持她这样养育珂欣。

  为了接送孩子方便,她在一所公寓找了份清洁工的差事,每月可以挣到1800多块钱,足够小珂欣中午上小饭桌的费用。现在,困扰张美莲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户口问题,张美莲说,孩子的户口在老家乌兰察布市,她的户口在包头市,她希望可以把孩子的户口迁回包头。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孩子能有个美好的未来,那对她将是最大的欣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内蒙古·人物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内蒙古·足球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世界·综合/广告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财经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最美志愿者刘嗣东:为了爱,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养母不离不弃 8年前手术成功的小珂欣已成阳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