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五年(1053年),北宋名臣、时任泉州知州的蔡襄开始主持修建洛阳桥的工程。当桥开始修建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洛阳江海口的狂潮急水,传统的建基方式根本不适用于这一水文条件复杂的江海交汇处,造桥的工匠与蔡襄商讨之后,决定采用全新的“筏形基础”, 通俗来说就是桥墩两边都造成尖的,像一个船的两端,这样可以减少海浪和江水对桥基的冲击。
此外,桥梁修建好以后,如何加固更是一个难题。蔡襄结合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详细观察和思考,最终采用了“种蛎固基”的方法。通俗地说就是在桥下大力养殖海蛎等水生物,因为海蛎会吸附在桥墩上,它们的分泌物和尸体可以将桥墩的石头牢牢地凝固在一起,这一方法使得洛阳桥在潮涨潮落中屹立不倒。
然而采用养殖海蛎作为加固桥墩的手段最让人头疼的问题竟然是“防盗”!洛阳桥下的海蛎自桥梁建成开始就频频遭到盗挖,北宋元丰年间就曾有官员上奏,请求朝廷下令将盗挖洛阳桥海蛎的人判处2年监禁。
洛阳桥的修建历时将近七年,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后的洛阳桥长约1200米,宽约5米,拥有桥墩46座,雄伟无比。这座跨江接海巍峨雄壮的大石桥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跨海大桥。
洛阳桥之所以称之为洛阳桥,原因就是它上跨洛阳江出海口,洛阳江的主干流发源于福建泉州的朴鼎山南麓,最后注入泉州湾。洛阳江的得名也有其渊源,相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使得西晋京都洛阳的许多世家大族南渡至泉州附近,发现该河周边的风景和洛阳有些相似,该河遂得名洛阳江。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洛阳桥在文学作品当中还有了一层特殊的寓意。
南宋后期文坛领袖之一的刘克庄曾经为洛阳桥写过诗,其中一首当中写道:“面跨虚空趾没潮,长鲸吹浪莫漂摇。”这是赞颂洛阳桥的雄伟,而另外一首看起来就比较有趣味,诗中结尾写道:“乍见桥名惊老眼,南州安得有西京。”西京指的就是宋代三京之一的西京洛阳,宋朝以东京开封府(开封)、南京应天府(商丘)、西京河南府(洛阳)为三京,只不过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三京早已落入异族之手。
在之后的岁月当中,洛阳桥屡经毁坏与修复,到了1932年,蔡廷锴驻军泉州之时将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的公路桥,桥面也增高2米。抗战时期的1938年4月,洛阳桥又被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炸毁2孔桥面,之后多次遭到损毁。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洛阳桥经整修才完全恢复通车。如今的洛阳桥是经过详细勘察之后重新修复的,已恢复古桥旧貌。
(据《北京青年报》)